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漢語拼音)教案(一)
教學構想:
學生在學習了單韻母之后,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因此,在教學聲母時,可要求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遷移,用學韻母時所掌握的圖形與字形相結合并編兒歌的方法,來識記聲母的字形。從本課開始要學習音節的拼讀,要遵循多讀多練的規則并變化形式(如爭當小老師、開火車、小組接力賽等)來練讀,讓學生扎扎實實地讀,在讀中掌握拼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聲母b p m f
學生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在我們國家的許多地方有大佛,你去看過嗎?能跟小朋友們介紹一下那兒的情況嗎?
2.有一天,小紅也跟著爸爸去看大佛,不僅看到了大佛,還懂得了不少知識呢。
3.(出示情境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4.學學語境歌。
爸爸帶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廣播,大佛能看不能摸。
5.讀詞語,初步感知b p m f四個聲母。
6.出示b p m f。
二、教學聲母。
1、出示表音表形圖。
(1)仔細看看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
(2)跟著讀一讀:bō,波浪。
2、指導讀b的音。
(1)教師范讀,學生仔細聽。讓學生聽后說一說與單韻母的發音有什么不同?(從今天起,我們要認識拼音王國里的一個大家族——聲母。聲母的發音與單韻母不同,要讀得又輕又短。)
(2)學生跟讀,感受。
(3)說說你是怎么讀的?(發b時,先雙唇緊閉,把氣憋住,再突然放開,讓氣流爆發出來,發出的聲音極輕極短。)
3、指導識記b的形。
(1)看看聲母與圖片,比較后,找出它們的相似之處。
(2)分解筆畫:先寫豎,再寫半圓。
(3)指導編口訣:右下半圓b b b。
4、用同樣的方法學習p m f。
(1)通過觀察表音表形圖,識記聲母的字形。小猴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告訴學生:爬坡的坡跟我們要學的一個字母p讀音有點像。
(2)指導讀音。發p時,方法同b,只是送出的氣流比b強一些。(用手掌放在嘴前感受氣流。)
指導書寫筆順。
自學情境圖下p的書寫方法。
指名三人到黑板上板演p的筆順。
小結p的寫法:p有兩筆組成,先寫一豎,后寫右半圓。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練習。指導學生在四線格中寫p。
(3)出示m:
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教師巡視,重點幫助發音有困難的學生。教學m的書寫,指導書寫筆順。教師范寫,學生仔細看。學生描紅。
(4)出示f。
教師范讀三遍。領讀,齊讀,“開火車“讀。教學f的寫法。
a、指名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f的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