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樂第4冊第5單元《五十六朵花 》教案
6、《我的家鄉日喀則》是一首藏族民歌,唱出了對家鄉的熱愛。日喀則在西藏的東南地區,日喀則在藏語中是“如意的莊園”的意思。歌曲的曲調屬于藏族踢踏舞曲。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種民間舞蹈,熱烈奔放。歌曲的旋律活潑、跳躍,節奏感強,具有很強的舞蹈性。原歌曲為上、下兩個樂句的一段體結構,只有八小節,五聲宮調式。第一樂句是由兩個樂節構成的樂句,這兩個樂節呈問答的形式。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回應,四小節的旋律流暢,一氣呵成,好象是在加強回答的語氣,贊美自己的家鄉。改編后的歌曲增添了中間部分,在一個八拍的長音襯詞后,首先是以主題為素材變化而來的四小節節奏緊湊的旋律,豐富了歌詞的內容,然后是兩小節的襯詞,重復了三遍,增添了歡快的氣氛。接著再現歌曲的第一段,形成三段體的音樂結構,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會唱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其多列》《小放羊》,了解有關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簡單常識。
2、 學會苗族舞蹈和藏族踢踏舞的簡單動作。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 學唱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
2、 欣賞撥樂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教學目標:
1、 知道《苗家兒童慶豐收》是苗族民歌并會演唱,能跟著老師做幾個苗族舞蹈動作。
2、 欣賞彈撥樂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 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
1、 請學生觀看一段苗族生活、舞蹈的錄像,介紹有關苗族的簡單常識。
2、 教師范唱歌曲。
3、 學生學唱歌曲。
4、 為了表現苗族兒童慶豐收的喜悅心情,在歌曲演唱中加進鼓的節奏伴奏。先可以按教材中的節奏,然后可以引導學生自由創編節奏伴奏。
5、 跟教師學做幾個苗族舞蹈動作。
二、 欣賞《送我一支玫瑰花》
1、 表現歡快的情緒還可以用器樂的形式,下面我們來欣賞彈撥樂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這是根據新疆哈薩克族民歌改編的,是一首歡快的樂曲。
2、 同學們能聽出這首樂曲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嗎?
3、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彈撥樂合奏是由琵琶、揚琴、柳琴、阮等樂器組成的。
補充動手活動:制作“紙蘆笙”
首先用硬紙板卷成一個圓筒并粘好,作為蘆笙的“斗”,在中間挖一個圓孔以備插吹嘴用。然后再用紙拈成長短不同的幾根紙管,作蘆笙的音管。用膠條粘在硬紙板卷成的圓筒上。再拈一根較粗的短紙管做蘆笙的吹嘴,插在“斗”下端的圓孔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其多列》。
教學目標:
1、 學唱歌曲《其多列》。
2、 知道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的民歌。
教學過程:
1、 跟著《其多列》的音樂律動進教室,鼓勵學生自由創編,提倡兩人一組配合動作。勞動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愉快的,啟發學生說一說都做過什么樣的勞動。如:洗手絹、擦地等。然后,讓學生隨《其多列》的音樂做勞動的動作。一方面熟悉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