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級音樂下冊山谷回音真好聽教案設計
榮成市實驗小學 二 年級 音樂 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型
新授
課題
《山谷回音真好聽》
課時
1課時
設計教師
教學目標設計知識目標:用輕快、優美、富有童趣的聲音演唱《山谷回音真好聽》。 能力目標:能用歌聲表現聲音的強弱。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樂于參與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
情感目標:通過演唱、聆聽、讓學生感受聲音的美和大自然的美,了解“回聲”這一自然現象。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喚起他們保護大自然的良好情感。
教學方法設計教法:情景教學、引探嘗試教學、反思促進、媒體助學 學法:發現法、探究法、感悟法與實踐創編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創設情境 氛圍渲染
嘗試體驗 感知樂曲《山谷回音真好聽》歌曲簡介歌曲簡潔、樸實,描繪了孩子們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畫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動模仿了聲音在山谷間回蕩的自然現象。歌曲為啟承轉合的四句結構,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基本相同,只有第三句是對比樂句,該樂句集中了歌曲對比發展的因素:一是結構,保留了原來四小節樂句的痕跡,但擴展到八小節;而是旋律進行方式,結合了音階式上行與音程下行跳進兩種;三是力度,四小節理出現了兩次強與弱的力度對比。教師范唱該句時,著重強調力度的變化、旋律等對比因素表現出來。在教唱歌曲時,注意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仿佛置身與大自然中,開始人與自然、兒童與大山的對話。在演唱形式上,可設計成一呼一應的對唱形式,仿佛山谷回音的效果。喚起兒童身臨其境的感受,也有利于兒童表現歌曲力度的變化。運用中等速度,歡快的唱歌。該樂曲旋律的核心音程是圍繞屬音sol的上四度跳進與下五度跳進進行的,這兩種音程構成了歌曲旋律發展的基礎,教唱時注意。播放音樂,以樂曲《小袋鼠》做律動,通過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界的美麗景色。 1、情景律動 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旅游,準備好了嗎?請你們跟我一起出發吧! 2、導入新課 (邊欣賞風景邊聆聽樂曲《山谷回音真好聽》,教師播放錄音范唱)。仔細聽聽、看看,這是什么地方 ,又有怎樣有趣的自然現象? 師:你聽得真認真!這首歌曲還表現了山谷里一種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是…… 師:回音好聽嗎?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山谷回音真好聽》。 1、掌握強弱。 (1)聽:糟了,孩子們,天氣有點變化了。(播放雷雨聲)巧設下雨情境,從現實中體驗聲音的強弱,問:你們剛剛聽到了什么聲音?誰能模仿一下?
(2)看:我說:“孩子們,看看老師找到的寶貝(出示小鼓)我把些豆子放在上面,敲一敲鼓,你們看看豆子有什么表現?為什么呢? (3)玩:教室作為一面鼓,學生做豆子,老師用不同力度敲擊鼓面,鼓聲強,學生跳得高,鼓聲弱,跳得低。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
學唱歌曲
四、歌曲創編掌握強弱。學生通過聆聽,得出雷聲大,雨點小的特點。通過模仿,親身感受聲音的強弱,再找找生活中的聲音,哪些強,哪些弱。) 通過觀察,得出:鼓聲強,豆子跳得高;反之,跳得低。 游戲:大鼓與小豆子,學生做豆子,老師用不同力度敲擊鼓面,鼓聲強,學生跳得高,鼓聲弱,跳得低。 從游戲中懂得強弱關系(學生分組討論回音:在天壇的回音壁也能聽到回音。 在山洞里有回音。 話筒有時也有回音。 創編歌詞:一:小小話筒真稀奇,真稀奇,唱歌講話有回音,有回音。喂喂喂喂喂,喂喂喂喂喂,話筒回音真好聽,真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