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二年級音樂下冊第一課教案
第一課課 題
《孔雀舞》
課型
欣賞
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第一課。主要內容是欣賞《孔雀舞》,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樂曲情緒的變化的特點,了解孔雀舞的動作要領。《孔雀舞》是一首根據傣族民間樂曲改變的民間合奏曲,樂曲由引子——a段——b段——a1段構成。樂曲通過抒情優美的旋律描繪出了傣家竹樓的美麗景色,以及傣族兒女聞樂起舞的景象。
學情分析要重視培養學生對音樂音響細微變化的敏銳感覺,把聽辨與感知和音樂的情緒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在本課的設計中,通過聽聽和玩玩的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樂曲的情緒變化,體驗兩段音樂所帶來的不同感覺,從而在聽辨音樂情緒的基礎上為樂曲配上合適的動作。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為一體,自己親自主動地去探索、領悟,體驗時,才能真正理解音樂,喜愛音樂。
教學目標認知:通過“學學小孔雀”和“請到傣家來做客”的音樂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樂曲中的情緒變化,了解孔雀舞的動作要領及傣族的風土人情。技能:通過“小小傣家人”的活動,進一步感受傣族音樂的風格,在正確辨別樂曲的情緒變化的基礎上進行表演。 情感:感受樂曲優美的旋律及傣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讓學生能感受樂曲優美的旋律及辨別樂曲中情緒的變化,能在音樂中想象和描繪傣族人舞蹈的情景 。
教學難點
在正確辨別樂曲的情緒變化的基礎上進行表演。課前準備
課件 鋼琴教學
環節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二、欣賞《孔雀舞》三、完整表演《小小傣家人》四、課后拓展律動《愛我中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邊聽音樂邊拉手一起跑步跳入教室,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可以即興的帶領學生跳一些簡單的集體舞動作。欣賞《孔雀舞》(一)完整聆聽樂曲,(二)復聽樂曲第一段:學學小孔雀1.介紹孔雀舞方法:教師可以自己或請學生示范幾個孔雀舞的簡單動作,請學生想想:小孔雀在干什么? 2.造型模仿方法: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出示一些孔雀舞的圖片,讓學生自己選擇一、二個造型進行模仿。并請學生想想:小孔雀在跳舞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3.即興表演要求:學生可以通過想象在教室中創設情景并表演小孔雀的各種造型。(三)復聽樂曲第二段:請到傣家來做客1.學生邊聆聽《孔雀舞》第二段音樂邊看圖片,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來介紹傣家風情,讓學生在感受第二段樂曲情緒特點的同時想象傣家美麗的風光。2.學生跟著音樂學傣族兒童過“火把節”、“潑水節”,再次感受樂曲第二段歡快、活潑的情緒。(一)完整聆聽,學生按照每一段音樂的情緒選擇表演內容(二)學生自由組合,按音樂的順序出場表演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邊聽音樂邊拉手一起跑步跳入教室,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可以即興的帶領學生跳一些簡單的集體舞動作。完整聆聽樂曲復聽樂曲第一段:學學小孔雀造型模仿自己選擇一、二個造型進行模仿。并請學生想想:小孔雀在跳舞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即興表演學生邊聆聽《孔雀舞》第二段音樂邊看圖片,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來介紹傣家風情學生跟著音樂學傣族兒童過“火把節”、“潑水節”。完整聆聽,學生按照每一段音樂的情緒選擇表演內容學生自由組合,按音樂的順序出場表演要求:指導學生通過上網、書籍、傳媒、音像等各種資料收集來了解傣族的風情,下節課在課堂中交流。本教時是開學第一節課,學生經過一個寒假的休整,彼此可能都有一些生疏。通過律動《愛我中華》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拉近距離,感受彼此間的友誼,幫助學生更快的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也拉開了第一單元:民族花朵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