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音版)
4、 初聽合唱《小樂隊》,注意聽聽歌中唱了哪些樂器。
(歌曲中唱出了小提琴、單簧管、小號、圓號和定音鼓)
5、 再次聆聽合唱《小樂隊》。(邊聽邊隨著音樂模仿演奏這些樂器)
四、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在音樂聲中度過了快樂的一節課。在這里,老師祝愿小朋友們能夠在音樂聲中愉快地度過每一天。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嗩吶配喇叭》; 編創與活動 。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授:
1、提問法導入:在上節課中我們欣賞的樂曲《百鳥朝鳳》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呢?(嗩吶)
2、湖南的小朋友他們也很喜歡吹嗩吶,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湖南民歌《嗩吶配喇叭》。
三.學習歌曲《嗩吶配喇叭》,并自編動作表演
1、播放課件,指導學生聽歌曲范唱。
小朋友們能自己加上動作來表演這首歌曲嗎?讓我們聽著歌曲來試一試。
2、引導學生自編動作表現歌曲。
3教師適當美化和規范表演動作。
小朋友們表演得真不錯,你們會唱這首歌曲了嗎?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唱一唱吧。
4用聽唱法學唱歌曲,師糾正出現的錯誤。
小朋友們唱得真好!現在讓我們邊唱邊表演。
四、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1. 指導學生分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鈴鼓:х х|о х|
碰鈴:о о|о х|
響板:о о|ххх|
2. 指導學生一邊演唱歌曲一邊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請1、3組的小朋友為歌曲伴奏,2、4的小朋友跟著音樂高興地唱起來。(再交換表演)
五.編創與活動
1、結合《嗩吶配喇叭》引導學生分組在空格處填上字母譜.
2、唱一唱,看誰的旋律好聽,由學生評出唱準確的學生,教師可在其課本上蓋小紅花印,以此鼓勵學生的積極性。
六、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表現得真能干,老師也為你們而感到驕傲。讓我們唱著歌走出教室吧!
板書設計:
課 后 記
第八課 幸福生活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阿細跳月》、《歌聲與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倫達》,感受中外民族民間音樂,理解本課主題“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
二、能主動參與聽、唱、舞的音樂實踐活動,表達自己愉快、歡樂的情感。
三、能準確地為歌曲打節奏和用打擊樂伴奏,積極參加探索聲音的游戲,主動與他人合作。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用愉快、歡樂的情感演唱歌曲 ,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
教學難點:準確地為歌曲打節奏和用打擊樂伴奏。
教學方法:綜合音樂感教學法
教具準備:琴、打擊樂器等
總 課 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同坐小竹排》;聆聽《阿細跳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們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看一看那里的青山秀水,聽一聽那里動人的歌聲。來,我們出發吧。
(播放錄音做走步、跺腳動作)
二、簡介壯族
“竹排“是將許多竹子并排扎在一起,放入水中飄浮。用來運人載物。竹排由一人撐竹竿與水底,用力支地,是竹排順水漂流。小竹排,便是面積和載重量都很少的竹排。在我國的南方水鄉,竹排十分普遍,十幾歲的孩子便會撐竹排,大一點的孩子帶著弟弟妹妹坐竹排到水上游覽。
三、感受音樂
1、聽音樂做動作,感受三拍子、二拍子強弱變化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壯族美麗的景色,還知道了壯族小朋友們非常喜歡劃著竹排在水上游覽,我們也來劃船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