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二年級音樂下冊第三課教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四、教師小結、結合德育形式。(三)相互評價、改進,再次表演小結相互評價、改進,再次表演學生初步嘗試表演唱,教師應創設評價平臺,利用相互評價幫助學生提高表演能力,逐步使學生積累成熟、規范的表演經驗。【教學反思】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創造內容中的其中一項是:與音樂有關的發掘學生潛能的即興創造活動——要求學生能夠創編同歌曲內容、情緒一致的律動,并參與表演。本節課中創編表演唱《我是一粒米》正是歌曲學唱的延伸與拓展,通過歌唱——討論——創編——合作表演等環節,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歌曲內容,體驗歌曲的情感內涵。由于設定的創編內容面向全體學生,創編要求貼近學生實際,并且充分給予學生創造空間與自由,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漲,各項活動參與都很投入,最終的表演效果與預設也基本一致。教師在教學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創作表演時,應提醒學生別光顧著動作與形式,而忽略了歌唱,教師可把歌曲演唱作為評價標準之一;也可在表演時播放范唱錄音,以暗示學生應邊歌唱邊表演,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演出效果。另外,教師應注意學生創編過程中的實效性。低年級學生缺乏創造能力與表演經驗,初步嘗試可能反應效果欠佳、想法稚嫩,教師不能一味的鼓勵支持,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產生恰當、優質的創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