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湘教版)
c.利用現場的打擊樂器啟發學生動手敲一敲,“比一比,看誰模仿得最像。” (學生自由敲擊)
d.根據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相應節奏譜,進行節奏訓練。
e.啟發學生根據本樂段的情緒、內容,自由組合兩種樂器的節奏樂譜,進行樂器合奏,并通過自選伴奏譜的形式為樂譜伴奏。
(2)欣賞第二樂段
多媒體播放帶動畫效果的相應畫面,配上第二樂段旋律。
a.師:這段音樂中你聆聽到了什么聲音?(風雨聲)
你認為小騎兵在巡邏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難?(遇到了暴風雨)
b.請同學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打擊樂器模仿暴風雨中的雷聲和雨聲。 (小結:大鼓模仿雷聲,沙錘模仿雨聲。)
c.啟發學生進行隨機性的樂器伴奏,表現“暴風雨”場景。
d.思考:小騎兵有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
(3)欣賞第三樂段(尾聲)
多媒體播放帶動畫效果的相應畫面,配上第三樂段旋律。
a.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小騎兵繼續巡邏,越走越遠,馬蹄聲由大變小,越來越弱。)
b.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馬蹄聲由大變小。(漸弱)
2.參與表現
(1).看動畫欣賞全曲(多媒體),將故事完整地表現出來,給學生直觀感受,引導學生完整地講述故事。
(2).師生共同參與表現,設計如下:
引子:由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模仿馬蹄聲由遠而近。
第一樂段:用雙響筒和串鈴按固定節奏伴奏。
第二樂段:用沙錘和大鼓表現“暴風雨”的場景。
第六課 小小雨點
教學目的:1、學習歌曲《小小雨點》,掌握八分音符的節奏。
2、練習清晰的咬字,用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歌曲《小小雨點》,曲調流暢、活潑,以擬人的手法描述了雨中情景。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二、樂句完全相同,第四與第三樂句基本相同。八分音符的運用使樂曲更顯活躍,充分表現了小雨點的輕巧、可愛。
教學重點:1、認識八分音符的時值。
2、以輕巧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1、3與4半音的音準。
2、第二樂句與第四樂句的區別。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基本練習:
1、 復習歌曲《音階歌》。
2、 認識八分音符。
三、新授:學習歌曲《小小雨點》。
1、 導入:邊講歌詞邊板畫
2、 范唱:①看錄像聽范唱。
②師范唱。
3、學習歌詞:
(1)看歌篇讀歌詞。
(2)隨音樂按節奏讀詞。
(3)再次欣賞范唱。
(4)學唱歌詞。
4、 學唱歌詞旋律。
(1)老師范唱歌曲旋律。
(2)學生找出相同的樂句旋律。
(3)教唱歌曲旋律。
(4)學生隨琴隨老師唱歌曲旋律。
5、 再次填唱歌詞(中速、活潑地、輕巧的)
四、音樂拍手出教室。
第二課時 云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鞏固d¬---si各音及音位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