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下冊《肌肉》教案(精選6篇)
四年級科學下冊《肌肉》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針對人體肌肉提出問題;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假設性解釋;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對探究的問題做出初步的結論;能根據需要從更多渠道查閱有關資料。
2、想知道,愛提問;在學習和解決問題中注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樂于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
3、知道肌肉的作用,能認識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能積極參加煅煉,注重個人保健。
教學重點:
識記五大肌肉名稱;理解肌肉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肌肉影響骨運動的作用。
教具準備:
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每天都做運動,現在,讓我們一起隨音樂來運動一下!
(放音樂《健康課》,師生一起運動!)
師:你覺得他身上哪里最引人注目?(肌肉)為什么?(因為他的肌肉發達)
學生自由發言。
師:對,肌肉發達,肌肉很美。
板書:肌肉
點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猜想假設
(一)研究身體五大肌肉。
1、出示人體肌肉圖,引導學生猜想:我們的身體有多少塊肌肉?肌肉長在哪里?讓學生結合圖示進行猜想、交流,可以隨意給肌肉命名。
2、認識身體五大肌肉。
對照《肌肉圖》讓學生識記五大肌肉的名稱和部位。(每塊肌肉都有自己的名字,看一看,我們今天要認識的肌肉叫什么名字?)
生說,并把“肱”、“腓”等字注音
點評:能針對人體肌肉提出問題;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提出的問題作假設性解釋;
3、綜合練習。
通過同桌間、小組活動等各種方式說肌肉名稱,找肌肉位置,鞏固新知。
三、制訂方案
研究肌肉的作用。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人體每一個部位都有肌肉,肌肉幾乎占去了人體體重的40℅,那么肌肉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引導學生進行猜想。
2、讓我們來活動活動找一找答案吧。
點評:知道肌肉的作用,能認識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能積極參加煅煉,注重個人保健。
四、實施探究
3、探究肌肉的作用。
師:請大家像老師這樣,(示范)手心向上,握緊拳頭,屈臂,伸臂,試一試,哪幾塊肌肉參與了活動,它們有什么變化?反復試一試。
學生活動,填完表格。
板書:粗短——收縮
細長——舒張
師: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如果伸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是如何變化的,提放腳跟、仰臥起坐呢?
驗證猜想。
五、展示交流
怎樣使肌肉更有力
觀察健美運動員健美的肌肉。
師:既然肌有幫助運動的功能,也就是只有肌肉粗壯、有力,人才能有力氣,有耐力。想一想,怎樣才能使我們的肌肉變的粗壯、有力呢?
師:怎樣鍛煉才科學?
如何處理肌肉拉傷?
六、拓展創新
身體上找出與肌肉有關的有趣的現象。如:眼睛為什么會睜會閉?嘴巴為什么能張能合?等等。
板書設計
18.肌肉
粗短——收縮
細長——舒張
四年級科學下冊《肌肉》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夠按要求操作,感覺肌肉的收縮與舒張;
2.知道提供骨骼運動的力量來自于肌肉的收縮;
3.理解人體處于安靜狀態下的一些肌肉運動;
4.知道人體肌肉共有600多塊,重量占人體的40%;
5.會制作手臂以及膝關節的簡易模型。
教學重點
了解骨骼的運動是由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引發的。
教學難點
制作手臂活動模型
教學準備
木棍、木片、軟管、氣球皮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了解人體肌肉的作用
二、展示
(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
1.提問:同學們有什么辦法讓這副骨骼的四肢動起來嘛?
2.學生交流匯報
3.談話:僅靠骨骼和關節還不能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要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還必須有其他組織的參與,是誰在幫助骨骼運動呢?
4.學生交流討論
5.揭示課題:肌肉
(二)觸摸:了解自身肌肉的分布
1、找一找,在你們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2、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較少呢?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意識到經常運動的`部位肌肉是比較多的)
3、小結:肌肉占到了人體體重的40%,它們分布在全身各處。
三、反饋
第二課時
一、預習:了解肌肉是怎樣工作的?
二、展示:
(一)體驗: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做一個簡單的動作,聽口令后停止動作,然后摸一下運動部位的正反面肌肉,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模仿動作示范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4.小結:剛才做的各種運動都是肌肉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關節而實現的。
(二)總結擴展
1、制作一個手臂活動模型
2.學生制作模型的展示和評比
三、反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都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肌肉
人體有肌肉600多塊,占人體總重量的40%
肌肉收縮帶動骨骼完成運動
四年級科學下冊《肌肉》教案 篇3
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想請你們欣賞一段音樂視頻。想不想聽呀?準備好了嗎?
歌曲好不好聽?老爺爺和小女孩他們在干嘛呢?對,在唱歌,跳舞,可是,老師這里就有一個疑問了,需要同學們開動腦筋思考一下,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人體骨骼是由206塊骨頭組成的框架,如果光靠骨骼這個骷髏架子,老爺爺和小女孩能跳舞嗎?他們能唱歌嗎?還需要什么的參與?
2、講述:對,就是肌肉,要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僅靠骨骼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肌肉的參與。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肌肉這個內容。(揭示課題:肌肉)
3.下面請同學們舉起你們的右手和老師一起輸空。 《肌肉》老師寫完了,你們寫好了嗎?同學們都表現得很棒,老師決定給各個小組呢分別加5分,希望接下來的課程同學們還能保持這樣的精氣神兒,好不好?
4.這節課我們要學些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大聲、整齊的朗讀學習目標。一,我能1、2.老師給同學們設置了兩個學習目標,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兩個學習目標來展開學習。
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類型
1、提問: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學習目標,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摸一摸自己的身體,思考一個問題:人體哪些地方有肌肉?可以小組交流討論,也可以個人獨立思考。時間是兩分鐘。
2、時間到,
3、人體哪些地方有肌肉?哪個小組愿意來分享一下你們的討論成果呢? 學生 回答問題,談話,同學們,除了剛才你們說的這些地方有肌肉外,那其他地方就沒有了嗎?你們能不能把剛才的答案全部整合成一個詞呢?通過剛才看的視頻,我們知道肌肉和運動有關,也就是經常運動的部位肌肉就比較多,而我們人體全身都會運動,所以我們全身各處都布滿了肌肉。
接下來請同學們看看這幅人體肌肉圖,看看人體的肌肉是如何分布在人體身上的?是一小塊一小塊還是一整塊的像一張人皮一樣掛在人體骨骼上?(一小塊一小塊)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肌肉是一塊一塊的,那到底人體有多少塊肌肉呢?請同學們大聲整齊的朗讀這兩句話,我們的身體1、2.
5、小結:我們的身體有600多塊肌肉,肌肉約占體重的40%左右。它們分布在全身各處。
6、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人體5塊比較大的肌肉。第一塊是胸大肌……….請同學們在自己的身上指出胸大肌的位置。
7.下面給同學們兩分鐘的時間,回顧我們剛才一起認識的五塊肌肉,然后能在自己身上準確這五塊肌肉的位置。時間到,同學們都找準位置了嗎?下面我們來玩個小游戲,老師想請兩個同學上來為大家展示一下,看能不能準確的找準這五塊肌肉的位置,娜兩個同學想來展示一下,舉手示意。分別給這兩個小組加2分,由于時間關系,這個游戲呢如同學們感興趣的話,可以下課后自由組合來玩,好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完成這幅人體肌肉圖,從同學們的表現可以看出你們聽課非常認真,也非常仔細,所以我也不吝嗇,決定給各個小組分別加5分。
三、觀察體驗: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既然人體全身都是肌肉,那肌肉又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活動。請同學們伸出你們的右手,跟著老師一起做。
右手手心向上,握緊拳頭,做曲臂運動,左手摸一下手臂上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兩塊肌肉有什么變化?然后將手臂伸平,做伸臂運動,左手摸一下手臂上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兩塊肌肉又有什么變化?
3、請小組交流討論,預測一下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變化,完成老師發給你們的活動記錄卡,時間5分鐘。
活動記錄卡填好了嗎?你們的預測是什么呢?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預測結果。同學們都非常棒,你們的.結果和老師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的結果正不正確呢?下面請同學們先認真看曲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變化是怎樣的。是不是剛好和我們預測的結果一致?對,是一致的,曲臂時,肱二頭肌收縮,而且肌肉變短,變硬,肱三頭肌舒張,肌肉變軟變長。那你們再看一下伸
臂時,他們又是怎樣變化的呢?跟我們預測的結果還一致嗎?對,很好,還是一致的。跟曲臂剛好相反,此時肱二頭肌的肌肉變長變軟,肱三頭肌的肌肉卻變短變硬。你們再認真仔細的觀察圖片,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是不是剛好附著在同一塊骨頭上?當曲臂時,他們的變化是相反的,同樣,伸臂時,他們的變化還是相反的,這就說明一個問題,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剛好是附著在骨頭上的一對肌肉,一個收縮,另一個就放松(舒張)。收縮的肌肉摸上去又緊又硬,還會變短。
下面請同學們大聲整齊的朗讀這句話。我起頭,附著在1、2,同學們讀的非常棒。
但是如果肌肉連接的是兩塊骨頭,他們的工作形式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看圖片,仔細觀察當曲臂時,這兩塊骨頭有什么變化?請同學起來回答(靠攏)對,如果肌肉連著兩塊骨頭,那么當肌肉收縮時,兩塊骨頭就會相互靠近,從而牽動骨骼運動。這就說明肌肉有幫助運動的功能。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收縮帶動骨骼運動而實現的。
8、同學們,每天晚上我們都需要睡覺,但是睡著后我們的肌肉是不是就不運動了?(不是)對,現在你們閉上眼睛,假設在睡覺,你們用手摸一摸自己的心臟,有什么感覺,再摸一摸你們的肚子,有沒有感覺到腸胃在動?再摸一摸你們的鼻孔那里,是不是感覺到鼻孔周圍的肌肉在動。所以,不運動時,負責心臟、肺、腸、胃、血管以及呼吸的肌肉仍在運動。
四、課堂測評
談話:那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練習,看同學們這堂課學得如何?
五、總結評學。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對人體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誰能給我們說一下。說的很好。
2、接下來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看看哪個小組表現最棒?某某小組最棒,不過其他小組也很優秀,希望下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進步,好不好?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四年級科學下冊《肌肉》教案 篇4
一、借助助學提綱回顧舊知,進行復習:
1、在開學的前兩課,我們學習了關于骨骼和關節的知識,好,下面共同回憶一下這兩節課的知識。1、人體共有__塊骨頭。2、骨骼具有__、__、__的作用。3、骨與骨之間能夠活動的連接的地方叫做___。4、骨頭中間的軟物質叫_,它能制造___。以上四道題,同學們都做對了嗎?我們來看第五題:5、如果想讓我們的全身都運動起來的話,靠什么來完成呢?(學生回答)缺少其中的一項,可不可以,今天我們就來重點研究一下肌肉是如何幫助我們運動的。(板書課題)
評析回顧舊知這在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讓學生養成復習的好習慣。
二、明確學習目標:
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我們本課的學習目標,在讀的過程中,注意其中的關鍵詞。PPT(看完沒有,都清楚了嗎?)
1、在助學提綱中,老師給同學們留了兩道預習題,現在我們就這兩道題進行小組交流,在交流之后,由小組派出代表來進行匯報。 2、小組派出代表進行匯報。
1、你吃的肉的纖維是什么樣子的?(不同動物的肉,或同一動物不同部位的肉。)
2、體驗一:自己身上都有哪些地方有肌肉,哪的地方肌肉多,哪些地方的肌肉少,總結并板書:分布廣泛,但不均衡。
體驗二:學生邊做動作邊匯報,加上教師指導的體驗活動,(彎腰屈臂敲桌面…)當我們感覺肌肉硬硬的,我們就說,肌肉收縮了。強調“收縮”這一概念并板書。
評析借助于學生的.生活經歷來初步感知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使教材上文字的介紹不再是簡單的灌輸而是真切的體驗。
三、教師精講:
1、我們剛才說了這么多有關肌肉的話題,但我們也知道肌肉在皮膚的下面,雖然我們能摸得到,但是卻不能直接看到,有些人的肌肉是非常發達的,比如說專業的健美運動或喜愛運動的人,但大多數人的肌肉并不是這么發達而明顯的。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人體的肌肉圖,我們來看一下:出示PPT,提問:看圖,仔細地看這個圖,有什么發現:
從大小上看,從顏色上來看,從形狀上來看,從紋理的走向來看,肌肉的兩端是肌腱,是白色而強韌的,附著在骨的上面。當然人身體各部位由于功能不同,肌肉的形狀和大小也是不盡相同的,我們來看下,除了剛才同學們說的一絲一絲的肌肉,還有其他形狀的。PPT
說明科學教材上沒有涉及到肌肉的作用、肌肉的類型這幾方面知識的介紹,這是教者增添的部分內容。作為知識的介紹,本人認為這些內容對學生正確建構有關肌肉的科學概念是有幫助的。
1、肌肉究竟是如何帶動骨骼工作的呢?我們接下來以屈臂和伸臂的動作來體會一下:
首先,我們屈起我們的手臂,感覺一下大臂上方的肌肉,再感覺一下大臂下方的肌肉。
下面我們再伸平我們的手臂,再來感覺一下大臂上方的肌肉,再感覺一下大臂下方的肌肉。
2、活動這個模型,(出示掛圖)講解附著骨頭上肌肉它們一般附著于鄰近的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骨面上,跨過某一個或多個關節,總是成對在一起工作,一個收縮,另一個就放松,收縮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緊又硬,還會變短,帶動相領的兩塊骨頭靠近。
為了能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我們來親自動手制作一個手臂活動模型。
3、做活動模型,教師演示,學生做,提問:為什么將卡紙的一頭剪成弧形?為什么要用大頭釘將他固定住。學生做好后演示,當上面的肌肉收縮時,就…
當下面的肌肉舒張的時候就…..(板書)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產生動作
評析使骨骼產生運動的是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遵循“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順序,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本課的研究重點——骨骼肌。通過觀察掛圖、觸摸等多種方式感知的骨骼肌的存在與分布。
四、拓展延伸
當然人們身體像這樣的肌肉還有很多,下面我們來觀看一段視頻,初步了解一下我們全身肌肉的分布及作用。
馬上提問,PPT人全身肌肉有多少塊?占身體的多少?板書。650塊,40%
思考一下:1肌肉除了協同骨骼一起完成運動以外還有什么作用?
2、不運動時,身體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評析對學生們從所親歷的事物中產生的一些問題進行探究,是科學教學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教師要提供機會把在課堂上、在戶外、或者在實驗室里的探究活動大都集中在現實中的一些現象上,讓學生們去思考,去研究,去調查。
五、小結本課內容:
今天我們在骨骼和關節的基礎上,又學習了關于肌肉的內容,下面我們來對本課的內容進行一下小結,PPT
接下來我們有兩道題要共同解決一下,提問:
1、哪塊肌肉畫對了。
2、填空。
看來同學們對本課的內容都掌握的非常好了。評價小組活動。優勝的小組說說自己收集了哪些有關本課的資料,全班交流一下。
反思與分析
在準備這課前,我要準備出這節課的“助學提綱”,這不同于單純的給學生在課前留的查資料,復習等作業,畢竟我們是小科,要是占用孩子太多時間,未免有些喧賓奪主,這時候我要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學生的話,我在家里要做語文、數學、英語作業,再加上彈琴等等,剩下的可支配的時間就不會太多了,如果要是再花上稍長點的時間準備第二天的科學課,這也不太現實,所以我只留了幾個小小的填空,作為與本課相關聯的復習,再有在“我會預習”里,我所留的一想、二看、三摸、四數、五感覺的作業都是比較簡單而又有趣的活動,這讓學生看起來也不會那么的反感。在后面所說的有條件的同學可以百度一下,其實在這里也沒有對孩子們作太高要求,如果他們有精力來完成自然很好,如果沒有時間,那么我提供的一些資料也足以拓展孩子們的視野,所以在這里,我們也可以看作是教師提供給學生的知識積累材料。在材料準備這一欄,我把任務分工弄的很明確,要準備的材料以圖的形式表現出來,后面再畫個方框。誰準備什么就在后面打勾,或者是準備好了就在后面打個勾,這樣讓學生準備材料不至于丟三落四。
四年級科學下冊《肌肉》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能夠按要求操作,感覺肌肉的收縮與舒張;
知道提供骨骼運動的力量來自于肌肉的收縮;
理解人體處于安靜狀態下的一些肌肉運動;
知道人體肌肉共有600多塊,重量占人體的40%;
教學重點:
了解骨骼的運動是由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引發的。
教學難點:
制作手臂活動模型
教學準備:
木棍、木片、軟管、氣球皮
導學案:
了解人體肌肉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你們有沒有手和腳被凍麻的經歷?那個時候你能拿住東西、做出你想做的動作嗎?為什么?
2.講述:僅靠骨骼還不能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要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必須有肌肉的參與。(揭示課題:肌肉)。
(二)觸摸:了解自身肌肉的分布
1、找一找,在你們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2、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較少呢?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意識到經常運動的部位肌肉是比較多的)
3、小結:肌肉占到了人體體重的40%,它們分布在全身各處。
(三)體驗: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肌肉是如何來幫助骨骼進行運動的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
2、模仿書本第7頁的圖作幾個動作,再用手摸一摸各個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3、學生匯報,之后再閱讀課本第8頁。(可結合錄像)
4、通過剛剛的學習,你能不能在活動記錄上畫出你進行各種運動的時候,肌肉變硬的部分。
5、討論:如果人在靜止的狀態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四)總結拓展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與研究,你有哪些收獲?對人體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2.游戲:誰是木頭人?
討論:當我們不運動時,身體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作業:
(1)做一個手臂活動的模型;
(2)選用其他材料做一個其他的人體運動模型。
板書:肌肉
人體有肌肉600多塊,占人體總重量的40%
肌肉收縮帶動骨骼完成運動
四年級科學下冊《肌肉》教案 篇6
教書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第一范文網一起學習吧!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編輯的閱讀答案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肌肉 閱讀附答案
【資料一】肌肉是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肌纖維”則是組成肌肉最基本的“單元”,肌纖維中,除了有細胞必備的配置外,還有大量的“肌絲”,也就是肌蛋白。肌絲受神經支配,可以發生形變,造成肌纖維的伸縮,而不計其數的肌纖維發生伸縮,就是肌肉的收縮與舒張。
【資料二】物以類聚,“肌”以群分,肌肉根據“工作需要”有著不同的類型,其特點如下:
類型
位置
運動特點
肌纖維特點
骨骼肌
大多位于四肢,軀干等部位,可以看到和感覺到。
受人的主觀意識支配,同時又大多依附在骨骼上,靠牽引骨骼而產生運動。
是所有肌纖維中最長的 ,能達到40毫米。
平滑肌
人體的消化系統,血管,膀胱和呼吸道中,看不到,也感覺不到。
收縮舒張自發進行,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
長度較短,只有20——300微米。
心肌
只存在于心臟,看不到,也感覺不到。
不受人的意識控制,但又能快速收縮。
直徑比骨骼肌粗,排列成網狀。
【資料三】人體骨骼肌共有600多塊,它從一絲纖維開始,到最后組成一塊肌肉,并不是簡單的堆積、捆綁,而是“逐級累加”——每條纖維的外部,有一層結締組織膜把它們緊緊裹住,N條肌纖維平行排列在一起集合成纖維束后,又會有一層結締組織膜把它們緊緊裹住,而這些纖維束再聚到一起,還會再有一層膜來包裹。如此便形成了肌肉塊。這樣一層一層分級包裹,就如同生產鋼纜時,從鋼絲到鋼纜的制作過程,可以讓組織的負荷強度最大化。
【資料四】肌肉運動時,如果氧氣不足,葡萄糖代謝產物就會變成乳酸,如果肌肉持續強力收縮,導致血流中斷,乳酸就無法被快速代謝,量大了就會刺激神經,產生酸痛感。等停止運動一分鐘左右,這種感覺就會消失,而運動過后的肌肉酸痛,其實并非主要由乳酸造成,而是因為肌肉長時間“閑置”,突然大幅用力,造成肌纖維和結締組織受損,也就是俗稱的“肌肉拉傷”,只不過拉傷程度較低,感覺與乳酸堆積類似。當然,肌肉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自我修復這種“肌肉拉傷”的。
(根據有關資料改寫)
16、下列說法與上面資料提供的信息不符的一項是( )(3分)
A.“肌纖維”是組成肌肉最基本的“單元”,其中含有大量的肌蛋白。
B.肌肉根據人體運動的需求,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C.骨骼肌纖維比心肌纖維長度要長,直徑要大。
D.肌肉運動時如果氧氣不足,葡萄糖代謝產物就會變成乳酸。
1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資料一的說明對象是肌肉,其基本特征是受神經支配可以發生形變。
B.資料二中運用“大多”“只”等詞語,使表達更科學準確。
C.資料三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的介紹了骨骼肌是如何組成的。
D.資料四用并列式結構介紹了運動中和運動后產生酸痛感的不同原因。
18、閱讀鏈接材料,根據上述資料內容回答問題。
【鏈接材料】由于學習緊張,小明同學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進行鍛煉了,星期日突然打了一場籃球,結果第二天就渾身肌肉酸痛。
小明第二天渾身肌肉酸痛的原因是什么?為了避免出現第二天肌肉酸痛的現象,小明應該怎么做?(4分)
答:
參考答案:
16. C (評分:3分)
17. A (評分:3分)
18.小明長時間不運動,肌肉長時間閑置,星期日突然打籃球,這種突然大幅用力,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即肌纖維和結締組織受損,導致肌肉酸痛。要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小明需要注意平時多運動,讓肌肉處于運動狀態,或者在運動前適度做準備活動,或者突然活動時活動量不要太大。這樣就會避免運動后第二天肌肉酸痛的問題。(評分:共4分,每問2分)
“20xx年APEC會議”閱讀附答案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第15~17題。(11分)
文段一
①20xx年11月11日晚上,APEC領導人歡迎宴會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舉行。參加會議的各成員經濟體領導人身著中國特色服裝抵達現場時,受到隆重熱烈的歡迎。據介紹,此次的APEC領導人服裝是一系列展示中國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裝, ,合此三者,謂之“新中裝”。
②“中”代表的是中國的傳統和文明。款式上,融合中國歷代經典款式。如立領對襟,明代就已出現,盛行于清;開襟,商代就已出現,盛行于唐宋;連肩袖,是中國最古老的服裝結構。面料上,采用傳統真絲面料。如宋錦,始于宋代,屬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漳緞,始于明末清初,屬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紋樣上,展示傳統紋樣的精華。如海水江崖紋,宋代已出現在服裝上;萬字紋,漢代已應用于服飾上。工藝上,采用中國特色傳統工藝。如宋代就已使用的盤扣,盛行于清代的鑲滾等。色彩上,選用了故宮紅、靛藍、金棕等厚重大方的傳統色調。
③“禮”代表的是中國禮儀文化。20xx年APEC會議是一個重要的多邊外交場合,規格高、影響大、舉世矚目。領導人服裝,既要傳達“多元美好、開放包容”的理念,又要符合場合要求、人物身份;既要體現較強的儀式感,又要充分展現領導人的氣質和風度。這一系列服裝在款式上,既嚴謹莊重,又包容大氣;在紋樣上,既寓意吉祥,又華而不炫、貴而不顯;在色彩上,既喜慶熱烈,又純正時尚。整體上氣勢恢宏,儀式感強,表達了中國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好客之道。
④“新”代表的是傳承基礎上的創新。款式上,如“立領、對開襟”的創新款式更賦有傳統正裝意味,豐富的層次增添了生動灑脫之感。面料上,如電腦提花機織大大提高了宋錦的生產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少量的羊毛纖維、富于色彩變化的紗線,使其更為挺闊、保暖、鮮亮。紋樣上,如海水江崖等傳統紋樣的創新設計,使其更便于傳達21個經濟體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美好寓意。剪裁工藝上,中西結合,在表達中國意蘊的前提下,使其更為合體、舒適。
15.根據文段一的內容,在文中畫線處填寫語句最恰當的是(只填序號)(3分)
【甲】其根為“中”,其魂為“禮”,其形為“新”
【乙】其魂為“中”,其形為“禮”,其根為“新”
【丙】其形為“中”,其根為“禮”,其魂為“新”
16.有人說“這套新中裝,很多細節既能體現傳統,又不完全是‘復制’傳統”,請你結合文段一的相關內容,對這句話作出合理的解釋。(5分)
答:
文段二
①織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是中國技術水平最高的絲織物。在中國數千年養蠶繅絲的歷史里,織錦作為絲綢中最美麗的部分,曾隨著陸上絲綢之路的駝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船隊,走遍當時的世界。這種前所未見、光彩奪目的織品,令當時的西方世界對遙遠而神秘的東方充滿了無盡的神往。宋錦是絲綢的一種,因其產地主要在蘇州,故又稱“蘇州宋錦”。它色澤華麗、圖案精致、質地堅柔、華而不炫、貴而不顯,被賦予中國“錦繡之冠”,與南京云錦、四川蜀錦一起,被譽為我國的三大名錦。20xx年,宋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②宋錦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由于工藝復雜,產量較低,一般不作為衣料使用。而這次領導人卻把宋錦這一“非遺”穿在身上,在APEC舞臺上盛裝亮相。宋錦是如何登上APEC的呢?中國十佳設計師楚艷介紹,按照北京APEC會議組委會要求,此次參加APEC的領導人服裝一定要適合國家級禮儀場合,既要嚴謹莊重,又要包容大氣,既要體現較強的儀式感,又要充分展現領導人的氣質和風度,宋錦的特征與組委會的要求完全吻合,所以被確定為“新中裝”的制作面料。
17.請結合兩個文段的相關內容,說說你是如何看待20xx年APEC“新中裝”選擇宋錦作為面料的。(3分)
答:
參考答案:
15.【甲】 (共3分)
16. 示例:這句話是說“新中裝”的制作在傳承中有創新。款式上對傳統服裝結構進行創新,采用立領、對開襟;面料上在傳統真絲面料基礎上,加入羊毛纖維和紗線,并進行電腦提花,美觀實用兼顧;紋樣上對傳統紋樣進行了創新設計;工藝上中西結合。(共5分。每個要點1分)
17.示例:
(1)宋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體現中國傳統文明。
(2)宋錦能體現較強的儀式感,適應國家級禮儀場合。
(3)宋錦莊重大氣,能充分展現領導人的氣質和風度。
(共3分。每個要點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