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七單元 飛上藍天教案
第七單元 飛上藍天
本單元屬于綜合探究單元,二級目標是“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搜集事實與證據”。
所謂“多種途徑”,主要包括通過觀察、調查、訪問、實驗、查閱、請教等方法獲取有用資料。第七單元是綜合探究單元的最后一個單元了,同學們在前幾個單元的學習過程中,分別通過觀察、調查等形式,體驗了搜集事實與證據的過程,知道搜集事實與證據的基本方法,并能借助測量工具和實驗儀器開展測量和實驗,以得到有用的數據和現象,驗證自己的假設。這些,為本單元二級目標的達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單元教學,要結合“飛上藍天”這一主題,主要訓練同學們綜合運用以上途徑來收集事實與證據的能力。(見圖7-1)
本單元由“誰在天上飛”、“它們怎樣飛行”、“飛行的秘密”三組活動組成,它們構成了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見表7-1)
“誰在天上飛”這一課的目標是了解學生對飛行物的認知程度。首先以游戲的形式輕松引入,回顧自己所知道的能飛行的物體。然后,以知識接龍的競賽形式讓學生進行交流,將集體的智慧吸納進個人的認知結構中。再引導學生把知道的飛行物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圖片、模型、文字等,豐富和鞏固已有知識經驗。最后,舉行一個小小飛行展示會,把同學們的作品擺放整齊,配上說明和精彩的講解,使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對飛行物的探究上來。通過這個活動,老師對學生的水平也能了解得比較深入了。
“它們怎樣飛行”則開始對飛行物進行探究了,但此時還在計劃與組織階段,主要內容是確定獲取答案的途徑。教材先以兩個版的篇幅呈現了不同種類的飛行物圖片,能飛的物體是很多的,可以說舉不勝舉,教材能呈現的只能是極少的一部分,但力圖能從多角度反映出飛行物的種類繁多。科學家爺爺的一句話是圖片的核心:“把知道的知識與同學們互相交流”,目的是讓同學們自由表達,同時,又感到力不從心,有很多的現象他們不可能解釋得清楚,會受到聽眾的懷疑或攻擊。這時,他們會迫切地需要事實和證據來支撐自己的表達,教師適時地引導他們去搜集資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有根據才有發言權!”。搜集資料的主要途徑也可以讓學生討論,老師最后做總結。
“飛行的秘密”是實施階段。不同的同學對事實與證據有不同的需要,其搜集途徑也會不一樣。教材以飛機的飛行為例子,呈現了制作模型、做實驗、請教他人、查閱資料等途徑,這是一些“引子”,期望同學們能根據自己的課題,選擇、確定合適的途徑,并切實開展起來,他們的活動與教材所呈現的不可能完全一致。
最后,教材安排了一個飛行博覽會,目的是以這種形式交流搜集到的資料,展示本單元的學習成果。
《科學自助餐》是幫助學生了解人類的飛行史,教材呈現了從24xx年前中國的風箏到xx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這幾千年來人類實現自己飛翔之夢的探究歷程,學生要體會到人類在科學探究中所付出的艱辛與代價,感受到人類克服困難、不斷前進的決心和行動,能預測未來飛行的發展趨勢與目標。
1 誰在天上飛
【要點】盡可能多地展現飛行的物體。
【目標】
(1) 說出已知的飛行物體;
(2) 能舉辦小小飛行展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