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教案
在講述"我國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布趨于合理"時,可從有關媒體上查找一些具體資料和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形成真實而具體的感受。
承轉:建國以來,我國農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播放錄像或展示圖片:土地荒漠 化、水土流失、土地鹽堿化等,讓學生自己總結我國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講述"主要糧食作物的分布"時,可采用下面一些步驟和方法:
1.讓學生讀教材中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就餐情景圖 。先判斷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飲食習慣。接著提問:(1)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的主食各是什么?(2)造成他們主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當地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不同)(3)是什么原因使北方和南方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不同呢?(氣候的差異是主要原因:北方年降水量較少,以旱地為主,適宜種小麥;南方年降水量較多,以水田為主,且熱量充足,適宜種水稻。)
2.展示圖片 :"水稻收割"、'小麥收割"。讓學生判斷: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糧食作物的收割情況?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糧食作物的收割情況?并說出判斷的理由。
3.設問: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糧食是在城市生產的嗎?(學生回答:不是。)那么你們認為是什么地方生產的呢?(學生的回答可能多樣,教師略作解釋,讓學生初步了解商品糧基地的概念。)
4.課堂練習:在"中國小麥、水稻分布"空白圖上,分別填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邵陽湖平原、成都平原,并說出它們所產主要糧食作物的類型。
講述"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時,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提問:同學們,我們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時用的糖,喝茶時用的茶葉,治病時用的中草藥,等等,它們與農業生產有關系嗎?(學生回答:有。)有什么關系呢?(由農作物制成或加工而成的。)它們是由哪一類農作物加工而成的呢?(經濟作物。)教師小結經濟作物按其用途不同而進行的分類。
2.讀"中國部分經濟作物分布"圖,提問:(1)圖中哪些作物屬于熱帶經濟作物?我國熱帶經濟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區?(2)我國棉花生產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3 )我國甘蔗生產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區?
3. 學生自學"油料、糖料和飲料作物"的閱讀材料。提問:(1)我國種植面積最廣的油料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花生的主要產地是哪兩個省?(2)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長習性有什么不同?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區?(3)我國的茶葉主要產于什么地區?
學習"出口農產品基地"時,應注意給學生講述以下幾 個問題:(1)什么是出口農產品基地?(2)建立出口農產品基地有什么意義?(舉幾個實例。)(3)一個地區要想成為出口農產品基地應具備哪些條件?(4)出口農產品基地主要生產什么?然后列舉我國的一些農業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江漢平原、太湖平原、山東半島等),分析它們是否具備成為出口農產品基地的條件。
講述"畜牧業分布"時,可按以下 步驟進行:。
1.展示天山牧場、大型養雞場、專業化養豬場等圖片。提問:(1)這幾幅圖片所表示的是農業的哪一部門?(2)它們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前一個分布在我國西北部的高原、山地;后兩個分布在我國東部、南部的農耕區。)(3)它們在生產上各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