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四單元第二課教案
【活動】第二個小組上臺,用朗頌的形式介紹他們收集的唐詩的成就。
學生用感情去朗頌李白、杜甫等人的詩歌,也可以用欣賞的方式,播放名家朗頌的詩歌錄音或者是錄像資料。這個可由學生收集,學生表演后,教師也可以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展示。目的是為了充分展示漢唐的詩歌和文學上的偉大成就。
【轉承】唐詩的成就是在詩人們推敲之后才獲得的,請看書本上關于推敲的典故。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我們是禮儀之邦的印記,“敲”比“推”有禮多了。在文學上的成就我們欣賞過了,讓我們去看看集宗教的小組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
【活動】收集宗教成就的小組來展示:
他們用講故事的形式第一個是關于佛教傳播的故事
一位同學講:少林寺
一位同學講:唐僧西天的故事
還有一位同學講:鑒真東渡的故事。
【提問】這兩位高僧之間共同的功績是什么,不同的貢獻是什么?
(共同的功績是有利于佛教的傳播,不同的貢獻是一個是把佛教的經典帶回中國,一個是把佛教的影響帶到了日本)。
還有一位同學介紹道教的發展。
【轉承】道教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對我國的影響也比較大。我國的宗教與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都有著聯系和不同。我們能通過對宗教文化的了解領會到文化的多樣性。在我國有一種獨特的文化是中國的書法和繪畫。下面我們請下面一組同學來介紹他們的收獲。
【活動】這一個小組用課件的形式介紹。
王羲之的書法欣賞介紹。“書圣”“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顧愷之的繪畫,注重人物情態,畫好眼睛。
顏真卿的書法:氣勢雄渾、形體敦厚,“顏體”
閻立本的圖畫:擅長人物故事畫。筆力剛健,線條象盤曲的鐵絲。
【敘述】介紹得很好,提升了我們的藝術修養,使我們對漢唐的書法、繪畫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們來了解藝術中另外一個雕塑藝術。
【展示】敦煌石窟的影片。學生觀看。
敘述敦煌石窟除了讓我們為古人高超的雕塑技藝驚嘆外,讓我們對佛教在中國的盛行有了較感性的認識。每個小組的同學都展示了他們收集的成果,通過我們師生共同努力,我們了解到漢唐的文化成就是空前的。不過有一個問題出現在我的腦海。
【提問】:為什么漢唐時期有這么就的文化成就?
【活動】:分小組討論上面這個題目。
小組回答略。
【歸納】原因1、對前代文化的繼承。2、對外來文化的吸收。3政治的清明。4經濟的發展。用現代的話來說: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我們發現當今社會上對人文精神的關注不多,人們對經濟比較關心,思考這樣會有什么結果?(拓展性問題)
五、教學反思
我們認為,這堂課要成功,關鍵是學生收集資料和展示準備是否充分,如果學生沒有條件去準備,可由教師準備,采用多種形式去展示成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最后拓展性的題目比較深,學生不一定能解答。
帝國新政
教學目標
1. 了解隋朝的建立和滅亡,學會總結隋朝建立對于多民族國家實現大一統的歷史意義。
2. 理解唐太宗李世明的歷史功績,學習正確評價重要歷史人物的方法。
3. 理解三省六部制度,科舉制度等新政制度對于中國后世的社會政治以及古代東方世界的社會政治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培養 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