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四單元第二課教案
教學方法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指導
教學過程
新課教學
敘述:
公元581年,楊堅在中國北方建立了隋朝,結束自東漢末年長達400多年的民族紛爭,實現了 多民族的國家的再度大一統。然而隋王朝和秦帝國一樣,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久,公元618年就滅亡了。
討論;
隋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么?敘述
公元618年,隋朝貴族建立了唐王朝。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是李世民。
提問
如果你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臣,你能幫助唐太宗從隋王朝的滅亡歷史事實分析總結那些經驗和治國之道。請同學參考課本,講一講關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分析 貞觀之治的社會和諧局面的歷史原因。
辯論
貞觀之治社會和諧局面的 出現,是否是唐太宗李世民個人的功績。
板書:唐太宗李世民和 貞觀之治
唐帝國新政
1.三省六部制
教師講述三省六部制
學生討論如何評價三省六部制.
2科舉制度
在隋朝以前,國家 選拔官吏主要采取舉薦的 辦法或憑借家庭出身,想一想:這種選拔官吏的辦法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問題?
請同學解釋科舉制度
談談科舉制度的作用?有何歷史意義?
課堂小結
唐朝實現了國家大一統;大一統的歷史意義;分析貞觀之治的社會和諧局面的出現的原因;學習評價唐太宗個人攻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