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設計全冊3
7.人民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威脅到國民黨統治區的城市有 ( )
①南京 ②上海 ③廣州 ④武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指名回答(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答案,并對學生的回答及時鼓勵)
二、理解感悟
電影《巍巍昆侖》片段 片段一:“黑云壓城城欲摧”
1947年3月,蔣介石調集國民黨25萬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延安發動突然襲擊,大敵當前,中共中央決定采取誘敵深入的方針,主動撤離延安。
片段二:轉戰陜北斗強敵
片段三:“黃河戰略”戰“黃河”
毛澤東把蔣介石的黃河戰略部署作了生動比喻:蔣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陜北、山東,搞重點進攻,好比兩個拳頭一張,胸膛就露出來了。這樣的兵力部署很像一個啞鈴,兩頭粗,中間細。兩頭力量強,還有攻勢;中間力量弱,處于防御。
我們就攻其薄弱部分,從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敵人胸膛。
片段四:劉鄧登上大別山
片段五:五臺山上顯“神靈”
1948年,毛澤東、周恩來等轉戰到五臺山,在廟寺中他們開玩笑的抽了一簽,結果都是“上上簽”。周恩來風趣的說:“原來我們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完成解放戰爭,現在看來,只要三年就可以到南京蔣某人的老家了……”。
探究:
(1)毛澤東、周恩來等為什么既要撤離延安,還要留守陜北?
(2)“像一把尖刀,插入敵人胸膛”的戰略部署指什么?“敵人胸膛”指的是哪里?你能用一句軍事常用語概括毛澤東這一戰略嗎?
(3)說出毛澤東留守陜北與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之間的關系。
(4)周恩來為什么說“原來計劃用五年的時間完成解放戰爭,現在看來,只要三年就可以到南京蔣某人的老家了”?
學生討論后回答、補充,并對學生的回答及時鼓勵
[四]小結本課
師:誰能根據老師提供的幾個關鍵詞小結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國民黨重點進攻 陜甘寧解放區 山東解放區
解放軍戰略防御 中共中央轉戰陜北 孟良崮上火如潮
千里躍進大別山 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教師根據學生回的情況進行總結,幫助學生理解上述結構圖,并根據以上結構圖小結本課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