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萬方樂奏有于闐”--“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演講擂臺賽
難點正確認識十年探索中的失誤與曲折。
〖課前導學〗
進行社會調查和搜集資料,了解1956?d1966年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歷史。如收集當時的圖片、歌曲、影像、順口溜,閱讀當時和以后相關的報紙、文章、小說。采訪經歷過這一歷史階段的人物,增加對這段歷史的感性認識。
采取分組學習的方式,全班同學分組“煉鋼工人”小組、“種稻農民”小組、“公社成員”小組,分別設計講解主題,并根據圖片、文字、影像資料制成課件,以備課堂展示。
相互合作,進行歷史短劇及勞動模擬的排練。
〖教學滲透點〗
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現實社會中是否存在有類似于“大躍進”的做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學生收集的史料。
〖板書設計〗
〖教學方法〗
情景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將所搜集的資料,以生動的形體、語言、動作等方式表達出來,達到歷史的再現,拉近歷史與學生的距離。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同時提高對資料的整理及再加工能力,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互動討論式教學方法:啟發學生主動探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素質,并充分體現歷史的綜合教育功能。
開放式教學方法:利用學校的多媒體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網絡信息的作用,通過網上論壇及資源共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歷史問題。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1956年召開的八大會議確定了新的經濟建設方針。為什么說八大對經濟建設具有正確的指導意義?
講授新課
一、八大
通過表演“情景回放”,介紹八大的內容、意義及“大躍進”的背景。
旁白課件展示八大會場圖片:1956年9月15日,毛主席在八大會議上致開幕詞,周總理作了經濟報告!
新的經濟建設方針,就是要為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的狀態,完成變落后的農業國為先進的工業國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八大制定的路線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墒堑诙辏捎谑車H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改變了八大的既定方針,開始了“大躍進”!
二、八大二次會議及總路線
利用課件介紹八大二次會議及社會主義總路線的內容: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師引導質疑:社會主義總路線具有什么特點?
(生答)
師展示漫畫圖片“騎火車”、實物圖片“三面紅旗”,引導學生敘述畫面內容和感想。
生1: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后狀況的普遍愿望。
生2:大躍進開展的主要標志是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計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