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萬方樂奏有于闐”--“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演講擂臺賽
10.衣服多為青黑色,男子穿長袍和圍腰,最有特點的是女子服飾:一套上衣共有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及腕;第二件居中,其袖長僅及肘;外衣是一件無領無袖,短及腰間的夾布坎肩。這樣的一套婦女服裝需布約三丈。這指的是哪個少數民族?(蒙古族)
11.嚼檳榔是他們的傳統習俗,他們還用檳榔來招待遠方的客人。請問這是哪個民族?(壯族)
12.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
a.藏族 b.蒙古族 c.維吾爾族 d.壯族
13.下面的哪一個少數民族形成的最晚?()
a.藏族b.蒙古族c.維吾爾族d.壯族e.回族
14.下面的哪一個自治區是我國成立最早的一個?()最晚的呢?()
a.內蒙古自治區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西藏自治區 d.寧夏回族自治區
e.廣西壯族自治區
附錄三學生總結節選
1.這節關于我國少數民族的學習與探究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課上,由同學來當主持人,學生代表做評委。有各小組的演講和才藝表演,還有那激烈的“知識大比拼”。每一位同學在課上都表現得十分出色,都能夠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尤其是那主持人,先不說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毫不緊張,單說那臺詞就能使你如癡如醉。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知識大比拼”這個環節,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都想為自己的小組加分,氣氛十分活躍。贏了,也不驕傲;輸了,也不氣餒。這節課,就好像做游戲一樣輕松快樂。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我知道了許多關于我國少數民族的知識。同學們也在快樂中學到了許多知識。
2.今天上的活動課,分成五個小組,分別代表五個少數民族。每個小組在收集了很多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非常精彩的演講,之后,又進行了民族知識比拼和民族風貌展示,大家受益匪淺。一堂課都由我們自己來完成,主要是通過擂臺賽方式來進行。主持人,也就是我們的歷史課代表,把這節課組織得很好,既讓我們了解了少數民族的風情、風俗和他們美麗富饒的家鄉,也讓我們自己過了把當少數民族的癮,在民族風貌展示中可以大顯身手。我感覺這才是課程改革所要達到的目的吧。
附錄四
〖教案點評〗
縱觀整個教案設計,這節學習與探究課的優點是:
1.活動方式得當。通過演講擂臺賽的形式,營造了平等、團結、民主、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為我們呈現了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概況、各民族分布區域及他們的風俗習慣、服飾特征等,在學習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公平競爭的意識,更有利于他們以后的學習。同時,演講擂臺賽的形式,還能對學生進行包括口頭表達能力、獨立應對能力在內的多種綜合素質進行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