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對外文化交流復習資料
①日本未派遣唐使團與唐朝進行交流 ②鑒真六次東渡并最終到達日本
③玄奘與徒弟相伴西行天竺 ④唐都長安是當時國際性的大都會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解析】任用排除法解答就比較簡單。日本多西派遣唐使來華,排除①;玄奘西行是獨行穿過沙漠,排除③,所以答案是a。
1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成。
材料二:唐朝時期,中外交往非常頻繁,這一時期促進中外交流的有一個特殊群體,那就是僧侶。促進中外交往的唐朝著名僧人有鑒真、玄奘等。
(1)玄奘在中外交流中做出的貢獻是什么?留下的不朽著作是什么?
玄奘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天竺,促進了中國與古印度的交流。
《大唐西域記》。
(2)鑒真“舍己為人傳道藝”是向什么地方傳播了哪些知識?
向日本傳播了佛教、建筑、繪畫、醫藥等知識。
(3)根據對他們事跡的了解,談談成功者應具備的素質。
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堅定的信念等
15.讀圖回答下面問題。
(1) 圖中向西和向東行的路線分別反映哪兩位歷史人物的事跡?
兩位人物為唐朝作出的共同的貢獻是什么?他們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b路線要經過歷史上著名的什么道路?此路大約在我國哪一朝代開辟的?
經過此段路程可能遇到怎樣的惡劣氣候?
(3) 試舉出唐朝如何與a地區發展關系的事例,并說明意義。
(4) 請你為這幅地圖取一個合適的標題
(1)玄奘、鑒真。貢獻是都促進中外交往。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絲綢之路;西漢;沙暴、干旱、酷暑、晝夜溫差大。
(3)文成公主入藏。意義: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長和進步,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
(4)如玄奘西游和鑒真東渡示意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