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
展示圖3-39 《教堂前面的廣場》、圖3-40《中國北方的戲臺》和圖3-41《中國南方的戲臺》,指導學生觀察圖片、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
討論:1.中國和西方的宗教景觀在布局上有何不同?你能試著分析其原因嗎?
2.中國南北方宗教景觀在布局上又有何不同? 你覺得主要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這種不同?
通過以“各地不同的宗教景觀”為案例的學習,我們初步感受了文化的多樣性。
我們也來試一試
組織學生“試試”:
1.引導學生說說本地的宗教景觀,再展示自己制作的關于本地宗教景觀的圖片及資料的小報或幻燈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確定哪幾個是可能有探究價值的宗教景觀,并確定幾個探究主題,供各學習小組選擇。
2.指導各學習小組討論確定本組的探究主題和采用的方法(教師協調,各組盡可能選取不同的主題);組內成員完成具體分工,明確任務,并制定出具體的活動計劃。
板書
設計
三大宗教與宗教景觀-->不同的宗教景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內涵
-->讓我們去探索身邊的文化
作業設計
《作業本》p37、1-4
作 業 評 批 記 錄
上 交
情 況
全批全改
批改時間
10、13
講評時間
10、13
典型問 題記錄
4、石窟寺是宗教文化景觀嗎?為什么?
糾 改
措 施
(1)自我糾正(2)互相糾正
(3)小老師指導(4)教師講解
第三單元講學稿第一課希臘、羅馬與歐洲古典文明(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 了解歐洲文明的起源地及其發展脈絡。
2、 通過資料比較,能分析出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城邦的不同特點。
3、 了解羅馬興起、由共和國到帝國的轉變、帝國衰落的基本脈絡。
4、 通過讀圖了解羅馬帝國的版圖范圍。
5、 通過課文資料理解羅馬共和國向羅馬帝國轉變的原因。
6、 通過歐洲古典文明與大河文明的比較、希臘文明與羅馬文明的比較、雅典文明與斯巴達文明的比較,讓學生感受人類文明發展的多元性與獨特性。
【重點難點】雅典的民主制及成因和局限性
【課前預習】
1、愛琴文明是____文明的開端,愛琴文明包括____文明和____文明。
2、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古希臘出現了一系列城邦,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城邦是____和____。
3、公元前5XX年,____建立;公元前27年,____自稱“元首”,實際上成為____,古羅馬進入____時期。
4、公元____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它標志著西歐奴隸制的崩潰,____逐步形成。
【學與教的過程】
第一框:早期愛琴文明與城邦國家(一)、愛琴文明
1、 亞非四大文明古國是哪些?此四文明古國的文明有何共同點?
2、 看圖冊p20《古代希臘》圖(或課本p50圖3-2),思考:
(1) 說說古希臘的地域范圍。
(2) 從地圖上看,它與亞非文明古國有什么不同?
3、 看課本p50,思考:
(1) 愛琴文明的時間及中心?
(2) 如何證明該地有文明?
(二)城邦國家
1、看課本p51頁,思考:(1)什么是城邦?(2)哪兩個城邦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