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
[鞏固練習]
1.進行光合作用時,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條件是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溫 d.光
答案:c
2.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是
a.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b.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
c.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 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答案:b
3.要保證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鮮氧氣,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多蓋高樓,居住在高層 b.擴大居住面積
c.美化環境 d.多植草坪多種樹
答案:d
4.仙人掌由于葉變成刺,所以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答案:×
5.有機物中儲存的能量,歸根結底來源于太陽光能
答案:√
6.綠色植物生物必需的有機物,可以由根從土壤中吸取
答案:×
7.植物體的所有活細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答案:×
8.新疆吐魯番盆地,由于晝夜溫差較大,白天光合作用旺 盛,晚上呼吸作用微弱,所以種植的瓜果味道特別甜
答案:√
9.植物在光下不進行呼吸作用,因為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利用了
答案:×
10.1862年,德國科學家沙克斯做過這樣的實驗:他每天早晨、傍晚、深夜三個時間從同一棵植物上摘下一片葉子,再用打孔器在這三片葉子上各取下同樣大小的一塊圓片,烘干后稱重,結果發現:深夜取下來的葉片最輕,早晨取下來的比較重,傍晚的最重。他又把這三個圓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水沖洗,加碘液染色,結果發現:深夜的顏色最淺,傍晚的顏色最深。試分析說明早晨、傍晚、深夜出現三種不同結果的原因。
(1)早晨的樣品比較重,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傍晚的樣品最重,碘酒處理時藍色最深,這說明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夜的樣品最輕,顏色最淺,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早晨有關,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2)經過一天的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所以最重
(3)深夜只進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機物
12.下圖為呼吸作用實驗。
(1)實驗要用黑布遮住大燒杯,不讓透光,其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天揭開黑布,小燒杯內的石灰水變得________________,說明大燒杯內________________的濃度大大增加。
(3)將燃著的火柴放進大燒杯,火柴立刻__________,說明大燒杯內___________________濃度大大減少。
答案:(1)防止進行光合作用,影響實驗結果 (2)渾濁 二氧化碳 (3)熄滅 氧氣
●活動與探究
課題: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提示:本實驗只有一個變量即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材料用具:玻璃罩、燒杯、氫氧化鈉溶液、碘液、植物。
●板書設計
第二節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的產物——有機物+氧氣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
三、光合作用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碳—氧平衡
2.綠色植物在維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