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資料二 轉基因鼠藍光下毛色變綠
據xx年9月26日《參考消息》援引英國《新科學家》周刊9月14日文章稱,美國加州圣遠戈市霍夫曼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把一個水母基因轉入小老鼠的毛囊內,從而改變了老鼠的毛色。這個基因生成的一種蛋白質在藍光下發出綠光,轉基因鼠的毛色變綠。科學家認為,這項成果大大增加了人類變白的頭發恢復原色的希望,同時還預示了將來治療禿頂的辦法,但目前的技術突破只是在使這些希望變為現實的道路上邁進了一步。
資料三 轉基因植物
轉基因植物指的是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將外源基因插入受體植物的基因組,改變其遺傳組成后產生的植物。隨著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轉基因植物及其產品已經進入商業化的階段,日益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學生:閱讀后自由討論。
[承上啟下,導入細菌與環境污染的問題]
教師:可見,生物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已延伸到各個領域。近年來,科學家已經能夠成功地運用細菌——來處理某些環境污染問題。
板書:四、細菌與環境污染
教師:請同學們回憶第一節《細菌、真菌在自然界的三大作用》中所講到的第一個作用是什么?
學生:細菌、真菌做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
教師:能具體說明它們是怎樣參與物質循環的嗎?
學生:細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
教師:很好。在我們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生活垃圾中,其實還有很多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是不是可以作為細菌、真菌的食物呢?
學生:可以呀!
教師:科學家正是利用細菌、真菌的這一點來處理一些環境污染現象,從而進行環境保護的。請同學們就收集的資料來講一下,有一些什么具體操作辦法?
●學生1:根據細菌在有氧條件下,能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污水處理廠,主要通過曝氣池,向污水中提供充足的空氣,從而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徹底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達到污水凈化的目的。
●學生2:根據細菌在沒有氧的環境中,將有機物發酵或沼氣(主要含甲烷)。隨著世界性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的產生,利用沼氣池分解各種有機物來獲得能源。并使各種有機廢物得到凈化處理,已經成為獲得新能源和保護環境的首要手段之一。
電視《走進科學》欄目曾播出現代的農民,已經利用桿菌和甲烷菌來分解豬(人)糞便和生活污水從而產生甲烷氣體,甲烷氣體作為一種燃料,為農民提供照明、取暖和燃料及發電。記得電視上說,蓋沼氣池大約需花費一萬來塊錢。
可見,細菌和環境保護已進入人們的生活。
說明細菌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又站到了現代生物發展的前沿,可見,同學們是十分有潛力的。
板書:四、細菌和環境保護
1.有氧條件下——細菌將有機物徹底分解
2.無氧條件下——可制成甲烷氣體做為燃料
3.污水處理原理——利用微生物將其中的有機物分解
[課堂小結]
感謝同學們能夠課下認真收集資料,特別是有關《細菌、真菌與疾病防治》《細菌與環境保護》有關信息,對于老師來講有收藏價值,希望同學們更加努力,將來都成為有用之才。
[鞏固練習]
教師出題也可,但由于本節課學生活動較多,所以也不妨嘗試同學自命題形式。
參考題目:
1.食品保存有幾種方法?試例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