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軸對稱”簡介
在本章,軸對稱的性質是本章的重點,其他軸對稱變換的應用,利用軸對稱設計圖案,用坐標表示軸對稱等都是圍繞這一性質進行的。另外,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也是本章的重點,它們是證明線段和角相等的重要根據,應用也比較廣泛。
按照整套教科書對于推理證明的安排,上一章“全等三角形”已經要求讓學生會用符號表示推理(證明)。在這一章,對于一些圖形的性質(如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等腰(邊)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等),仍是要求學生證明。由于學生剛開始接觸用符號表示推理,雖然教科書控制了證明難度,但是相對于上一章,推理的依據多了,圖形、題目的復雜程度也增加了,因此會使一些學生感到無處下手,這是本章教學的一個難點,要注意幫助學生克服這一難點。
(三)課程學習目標
1.通過具體實例認識軸對稱、軸對稱圖形,探索軸對稱的基本性質,理解對應點連線被對稱軸垂直平分的性質;
2.探索簡單圖形之間的軸對稱關系,能夠按照要求作出簡單圖形經過一次或兩次軸對稱后的圖形;認識和欣賞軸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能利用軸對稱進行簡單的圖案設計;
3.了解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其性質;了解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的有關概念,探索并掌握它們的性質以及判定方法;
4.能初步應用本章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及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觀察、操作、想象、論證、交流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激發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
二、本章編寫特點
1.有機的整合“空間與圖形”領域的相關內容,利用變換研究圖形的性質
在以往的教科書中,等腰三角形的有關內容一般安排于介紹三角形的內容之中,利用三角形的全等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在本套教科書中,等腰三角形的有關內容安排在了“軸對稱”一章,學生學完了軸對稱的相關性質之后,利用軸對稱的有關知識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再利用三角形的全等的知識給以證明,這是本章編排上的一個特點。
等腰三角形是一個很好的軸對稱圖形,它的許多性質都與它是軸對稱圖形有關。利用它的軸對稱性,不僅有助于發現等腰三角形的一些性質,而且也能為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識證明一些性質提供思路,在教科書的編寫中,充分重視了這一點。例如,教科書引出等腰三角形概念時,不是直接給出定義,而是直接通過一個“探究”欄目,讓學生自己剪出一個三角形。這個剪三角形的過程,就是利用軸對稱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過程。這個過程還保留下了中間折疊的痕跡,它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接下來教科書安排的“思考”欄目是前面“探究”的繼續,受剪出等腰三角形的過程的啟發,學生很容易想到它是一個軸對稱圖形,折痕就是它的對稱軸。通過找出其中重合的線段和重合的角利用軸對稱變換的性質,可以很容易的引導學生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兩個性質:“等邊對等角”以及“三線合一”。在進一步證明這兩個性質的過程中,關鍵是要添加輔助線,而有了前面的“探究”“思考”的鋪墊,如何添加這個輔助線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再如,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軸對稱性,可以發現等腰三角形中許多相等的線段或角,如兩底角平分線、兩腰的中線、兩腰的高等。教科書也安排了這樣一個“討論”欄目,讓學生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軸對稱性去發現一些等腰三角形中的相等的線段和角,利用圖形的變換研究圖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是一種軸對稱圖形,教科書將等腰三角形的相關內容安排在軸對稱之后,就是要利用軸對稱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有關性質,并進一步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證明這些性質。將圖形的變換與圖形的認識、圖形的證明有機整合,利用變換研究圖形,得到圖形的性質,在通過推理證明這些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