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
一.話題導入
多媒體播放《侏羅紀公園》片斷,師生暢談“恐龍”這一話題。
二.導讀《被壓扁的沙子》
1.出示導讀話題:
① 文章提出了哪兩種觀點
② 作者是怎樣證明其中一種看法是正確地?
③ 作者的結論是什么
2.學生研讀課文,自主探究
師生共同討論
觀點:“撞擊說”和“火山說”
依據:斯石英的形成和性質
結論:是撞擊造成恐龍滅絕
小結:文章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來行文
三.自讀《恐龍無處不在》
學生用上述學法自學《恐龍無處不在》,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來闡述對課文的理解
四.比較閱讀
比較一:文章的說明內容和觀點
比較二:行文的順序和說明方法
比較三:文章的語言,可結合課后練習二
五.拓展延伸
1.閱讀《阿西莫夫:一個不普通的普通人》,進一步了解作者
2.說話:我來到了恐龍世界
3.研究:恐龍滅絕原因新探
4.談談對“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新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一句的理解,要求運用“舉例子”的方法說明。
(解說:本課是自讀課文,在給學生方法的同時,可讓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自己去探索、發現、研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科學精神。)
(三)相關鏈接
1.阿西莫夫:一個不普通的普通人―――劉 兵
談到阿西莫夫,這位世界著名的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確實有許多可說的東西。坦率地講,從一開始,我個人卻對阿西莫夫不是很感興趣。想來,恐怕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是因為在我剛剛開始讀科普類圖書時,既看到了阿西莫夫的作品,也同時看到了另一位科普作家(同時也是著名的科學家)伽莫夫的作品。我所說的后者的作品,主要是《從一到無窮大》和《物理世界奇遇記》這兩本書。相比起來,我覺得后者的作品更有趣味性,也更有思想性。其二,現在想來,也許是一開始讀主要是70年代末科學出版社翻譯出版的四本一套的小冊子,分別介紹了關于宇宙、人體等領域的知識,更多地是一種具體知識的普及。也許,這幾本書遠遠不能代表阿西莫夫的最高水平。其三,是我幾乎從來沒有讀過阿西莫夫在他最有成就的科幻方面的作品。此外,因為知道阿西莫夫是一個如此高產的作家,也不禁在潛意識中對其作品的質量有所懷疑。 但是,我也想到,阿西莫夫作為一位在世界上如此有影響的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而且,在我周圍認識的人中,可稱為“阿迷”的也不只一位。不過,只是在讀過了剛剛由上?萍冀逃霭嫔绯霭娴陌⑽髂虻淖詡鳌度松枧_》之后,才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我對阿西莫夫這個人的看法。 說到新的看法,我想,最精煉的表述,就是我在此文標題中所講的:一個不普通的普通人?梢栽O想一下,按照此書的介紹,阿西莫夫一生共出版了470本書,而且這些書的范圍,遠遠不止科幻和科普。按照他自己的統計,在他開始寫作之后,40年間,平均每10天售出1件作品,其中后20年,平均每6天售出一件作品;40年間,平均每天發表1000個詞,其中后20年里,平均每天發表1700個詞;蛘哒f,我們可以大致估算出來,他幾乎1個月左右就要出一本書。連這本50多萬字的自傳,也還是他在病床上只用了125天就寫出來的。一個人達到這樣的寫作和出版速度也許還不算太難(當然也絕不容易),但是堅持這般勤奮,幾十年如一日,恐怕就極少有人能做到了。他確實是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讀者寫作中去的杰出榜樣。僅據此一條便可看出,他顯然是一個絕不普通的人。 從《人生舞臺》這本自傳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相當真實、有血有肉的作家形象,盡管這個形象是由他本人自己勾畫出來的,盡管阿西莫夫甚至在自傳中也絕不謙虛——他當然有可以不謙虛的充分理由,那就是他終其一生所取得的、讓他人只能望書興嘆的輝煌成就。不過,他也并不需要掩飾自己那些按照通常的標準不那么輝煌的歷史和不那么值得驕傲的個人特點,例如他在中學學習期間遇到的困難,他后來大學學習的不夠成功,以及終于未能成為一個成功的研究人員,甚至于他的恐高癥和懼怕旅行等。但也正如阿西莫夫坦率地自我認定的那樣,他是一個“通才”,而且,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少見的通才。從自傳中,我們既可以看到他在許多方面確實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并非不食人間煙火,有著普通人的優點和弱點,也可以看到他遠遠不是一個普通人的許多側面,看到他身上那些許多普通人永遠也難以具備的天賦和毅力。 《人生舞臺》這本自傳與我們常見的人物自傳有很大的不同。全書只由166篇短文構成,每篇短文或是介紹經歷,或是講解觀點,或是講述故事。在這種似乎相當隨意的敘述文體中,作者展示了一個極為成功的作家的成長歷程,也展示了相關的科學和社會文化背景,幾乎就是一部個人視角中的美國科幻與科普史。它帶給讀者的信息量,遠遠超出了通常的個人傳記所能容納的程度。 像閱讀其他的名人傳記一樣,人們閱讀這本傳記也許會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因為原來讀過阿西莫夫的作品并喜愛甚至著迷于這些作品,從而想要更多地了解這位了不起的作者;另一種可能,則是因為他是一位值得注意的名人才去閱讀了他的傳記,但在此之后,卻被這個人物本身所吸引,想去閱讀更多他創作的作品。其實,哪一種可能都很不錯,更何況,閱讀這本阿西莫夫的自傳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閱讀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