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基因的革命》教案
為了使你能清晰明白的知道文章內容,作者都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呢?
目的是什么?(回答后用多媒體出示答案)
3、掃讀課文最后幾段內容,看作者又寫了什么內容?應該抓住那些關鍵詞語去分析?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明確:現代轉基因技術已經或可能給農作物生產帶來巨大變化。抓住“已經”“正在研究”“打算”“正在設想”等詞語。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五、拓展連接
看到這兒,我不禁有些激動了,轉基因技術地參與給農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那我們可以甩開膀子大干一場啦!有些植物怕旱,運用轉基因技術增強抗旱性;有的怕蟲咬,沒關系,利用轉基因呀,讓蟲子咬一口便渾身發抖。那么,我們可以對生物生命進行任意修改。真是太好了!你們同意我的觀點嗎?
可是,昨天老師搜集了一些資料,驚奇的發現,它帶給我們的還有些憂慮。——讀資料( 找生讀)
毀譽參半的轉基因技術
英國的權威科學雜志《自然》刊登了美國康奈爾大學副教授約翰羅西的一篇論文,引起世界震驚。論文說,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里把抗蟲害轉基因玉米“bt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葉上,然后讓蝴蝶幼蟲啃食這些菜葉四天之后,有百分之四十四的幼蟲死亡,活著的幼蟲身體較小,并且沒有精神。而另一組幼蟲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葉,就沒有出現死亡率高或發育不良的現象。論文據此推斷,bt轉基因玉米花粉中含有毒素。
另據報道,英國倫理和毒性中心的實驗報告說,與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異黃酮減少了。與普通大豆相比,兩種轉基因大豆中的異黃酮成分減少了百分之12到百分之14。
因此這種技術創造的新性狀基因和生物可能有害于人類,對其安全性能應做好考究。
我們發展轉基因技術時,應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使其優勢發揮到極致啊!
六、總結、收獲:
1、內容講完了,我們總結一下
(多媒體出示總結內容)
說明方法有哪些?說明對象是什么?屬哪種說明順序?(現象——本質)(多媒體出示問題)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如:一些農作可用轉基因改變其性狀。什么是轉基因?運用說明方法可以讓我們易于理解,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通俗易懂。
七、練習
文章之所以能使我們清晰明白的了解科普知識 ,還得歸功于說明方法的運用。今天我們學以致用,運用至少兩重說明方法介紹一下我們的語文課本(注意要關注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00字左右。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關于科普知識的說明文,從說明對象上來看,屬于事理說明文。這類文章知識性、專業性強,但由于作者在寫作中聯系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運用了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所以理解起來并不難。
對八年級學生來說,剛接觸說明文,教學重點中編者也說只是以學生初步了解轉基因技術,培養學生關于科學與生活的關系為目的,所以,對轉基因技術沒有過多過深了解。
教學中主要致力于對“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理念的探索。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合作與交流中明白知識,理解內容。另外,讓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在尊重學生觀點的基礎上加以引導,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當然,課改之路還漫長,我還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