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與挫折同行
教師:請說一說自己在上面各個場景中的情緒反應。
學生回答:(略)
教師:真是倒霉的一天,做什么事都不順心。當人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因遇到某種無法克服的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和干擾,致使目標無法實現,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諸如緊張、煩躁、傷心、氣憤等消極情緒反應,這時我們就會說自己遭受了挫折。
1.什么是挫折
教師:請同學們在教材中找出挫折的含義(挫折是指人們在爭取成功或實現理想過程中的失利、失。
教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己經歷過的挫折,以及當時的情緒反應。將它們記錄下來。
學生:分小組統計后匯報:本小組成員有多少人遇到過挫折;本組內出現頻率比較高的挫折有哪些。教師統計全班遭遇過挫折的人數,并簡單板書各組出現頻率較高的挫折類型。
教師:看來同學們的煩心事還真不少。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受到挫折的困擾。在同學們所經歷的挫折中,人際關系不和諧、學習成績不理想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滿足是出現頻率最高的。
2.正確認識挫折
學生活動:填一填
哪些人更容易遭遇挫折?
青少年更容易遭遇挫折,因為( )
殘疾人更容易遭遇挫折,因為( )
老年人更容易遭遇挫折,因為( )
農民工更容易遭遇挫折,因為( )
學生圍繞上述問題展開討論。
教師歸納:雖然人人希望時時幸運、事事順利,但是,“萬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風順”畢竟只是人們的一種良好愿望。生活中,人們總會有各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愿望和目標的實現受到阻礙,或遇到天災人禍的打擊而遭受挫折。
(l)人生難免有挫折。
學生活動:“點擊名人”
活動目的: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白,即使是杰出人物也會遭遇挫折,從而加深學生對“人生難免有挫折”這一觀點的理解。
活動步驟:
①將全班分為四個大組,各組基礎分為100分。
②各組以搶答的方式完成教師所出題目,答對的加10分,答錯的扣5分。最后積分最多的小組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