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與挫折同行
學生交流。
教師歸納:面對挫折,有的人采取屈服的消極態度,并陷人焦慮不安、悲觀失望的情緒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棄;而有的人采取不屈不撓、勇敢戰勝挫折的積極態度,能夠冷靜思考,分析原因并尋找解決辦法。我們明白了,人生難免遭遇挫折,就應該學會正視現實,直面挑戰,把挫折變成豐富的人生經歷和走向成功的墊腳石。
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人生的路途遙遠漫長,有時崎嶇難行,有時平坦寬敞,有時陰雨連綿,有時陽光燦爛,有時荊棘叢生,有時花香滿園,有痛苦的眼淚,也有幸福的歌聲,有失敗的憂愁,也有成功的歡樂。懷著希望,我們堅信,風雨終將過去。讓我們做一個堅強的人,勇于追求,直面挫折,戰勝挫折!
第二課時 笑對人生
〔 導入〕
導入方式一: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面對挫折,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它呢?引人課題:笑對人生。
導入方式二:翻開歷史,追尋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無一不是從挫折和坎坷中磨礪出來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他們經受住了挫折的考驗,走上了成功之路?或許下面這個故事能帶給我們啟示。
在美國,一位軍官接到命令,要他一個人前往靠近沙漠的地方駐防。那里的生活條件很差,這位軍官帶著新婚的妻子一同前往。
他們在靠近印第安人村落的地方找了一間棲身的小木屋。這里風一年到頭吹個不停,白天酷熱難耐,更尷尬的是這里住的都是不懂英語的印第安人,無法交流。日子一長,妻子覺得極其無聊,整天悶悶不樂。終于有一天,妻子忍不住給自己的母親寫了一封信,訴說自己的苦惱,并告訴母親自己不愿意待在這個鬼地方,打算回家。
教師:你認為母親接到信后會對女兒說些什么呢?
學生討論。
教師:這位母親到底對自己的女兒說了些什么?讓我們接著聽故事。
母親很快回了信,意味深長地告訴女兒:“有兩個囚犯,他們每天晚上都一樣地看著窗外,看守問他們看到了什么。囚犯甲說:我看到了滿天繁星。囚犯乙說:我看到了滿地泥濘。幾年后,甲因表現好多次減刑出獄了,乙在獄中抑郁地度過后半生,永遠看著滿地泥濘。”
教師:你讀懂母親信中的意思了嗎?
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相同的際遇下,為什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命運?人的一生是充實還是虛無,生命之星是閃耀還是黯淡,關鍵在于我們對人生的態度。這就是母親想告訴女兒的道理。接下來女兒會怎么做呢?
寂寞的新娘并不真的愿意撇下自己的丈夫,想了想,便對自己說:“那我就去尋找星星吧。”從此她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走出屋外,與周圍的印第安人交朋友,并向他們請教編織和制陶方法,還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不僅如此,她還開始研究沙漠,最后竟成了一名沙漠專家,還寫了一本有關沙漠的專著。
教師:在母親的啟發下,女兒開始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去看待自己的生活,這使她在走出苦悶迎來快樂的同時,也收獲了精彩的人生。由此可見,改變態度,會改變人的一生!巴爾扎克說:“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