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學會選擇 教案
小蘭:你的東西掉了,給你。
同學:謝謝你,小蘭。
下午5:00,放學后,小蘭坐在公共汽車上,一個老奶奶上來了,小蘭主動把座位讓給老奶奶.
老奶奶:謝謝你,小】司學。
小蘭:不用謝。
教師:剛才兩個組的同學分別表演了小品,各自表現了怎樣的主題內容?
學生:略。
教師:其實,他們所表演的內容都來源于我們的身邊,是你們在學校、社會和家里的真實現象,第一個組表現的是我們身邊的“丑”和“惡”,第二個組表現的是我們身邊的“美”和“善”。那么,在我們身邊,在我們同學中,除了他們通過小品反映出的現象外,你們還發現其他的哪些“善舉”和“惡行”呢?
請兩個組的同學將你們在課前準備的素材展示出來。形式可是文字、漫畫、照片、錄像等。
第一個組同學展示他們收集的中學生在學校、社會和家里出現的各種丑的、惡現氦第二個組的同學展示他們收集的中學生在學校、社會和家里出現的各種美的、善的現象。評委組可根據兩個組展示的數量、表現形式和典型性等標準給分。本項活動滿分20分。
學生展示收集素材:略。
教師:剛才兩個組的同學分別從美與丑、善與惡兩個角度,利用多種形式向我 們展示了發生在我們中學生身上的一些現象。這些現象的存在對個人、他人和社會各自有何影響呢?請第一組的同學就第二組同學展示的美的、善的現象進行討論,請第二組的同學就第一個組同學展示的丑的、惡的現象進行討論。
★主題活動二:評——我們身邊的善與惡
學生討論:略。
教師:請兩個組的同學分別推選一位代表就剛才兩組的主題進行3分鐘的發言。發言時,請結合前面兩個組同學展示的具體行為。
第一組發言主題:中學生身上的美的、善的行為對個人、他人和社會有何影響?
第二組發言主題:中學生身上的丑的、惡的行為對個人、他人和社會有何影響?
歡迎其他同學做補充發言。評委組可根據兩個組參與的積極性和發言的質量給分。本項活動滿分為20分。
學生發言:略。
教師:在我們中學生身上出現的以上兩類行為,對個人、他人和社會的影響是不相同的。如不愛護公共衛生、不愛惜糧食、不遵守公共秩序等行為,既是個人不良修養的表現,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更不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是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行為。而尊敬長輩、幫助他人、愛護環境等行為,是個人良好修養的表現,也是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行為,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和相互幫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對良好風氣的形成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教師:既然我們的身邊存在美與丑、善與惡的行為,也認識到這兩類行為對個人、他人和社會起著不同方向的作用,那么,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學生:略。
教師:對,我們不論在家里,還是學校、社會,都應該明辨是非善惡,做出正確選擇。
★主題活動三:擇——我們身邊的善與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