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學會選擇 教案
板書設計:
課后反饋:
第二課時 是非善惡有公論(下)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
★能力
培養用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來判斷、分析、評價現實生活中各種是非善惡行為的能力。
★知識
知道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教學重難點】
理解是非善惡的標準。
【學法指導】
聯系實際法、討論法、個案分析法[來源:]
【教學準備】
多媒體制作
【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上節課,我們懂得了具有正確的是非善惡 觀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 品質。今天,我們要了解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做一次假定選擇:假如你有一萬元現金,拿去做一件你認為最有價值、最有意 義的事,你會選擇做什么,為什么要選擇做這件事?這種選擇又對不對呢?請把你們的答案用黑顏色的筆寫在投影紙上。
學生選擇:略。
展示學生的選擇,并請3~5個學生起來簡要闡述選擇的理由。
教師:通過剛才投影展示出來的同學們的選擇看,有的選擇拿去投資,有的選擇買電腦,有的選擇去旅游,都有自己選擇的理由。但絕大多數同學選擇了用這筆錢去援助貧困學生上學,理由是援助貧困學生和救助失學兒童不僅有助于改變受助對象本人的命運,還對受助對象的家庭和國家的發展有利。
教師過渡:剛才你們的選擇,不是來自于外力的強迫,完全出自個人的自愿,是一種自覺的行為選擇。在這里,自愿選擇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其實是受到一種是非善惡標準約束和制約的。同學們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根據自己的是非善惡標準在選擇自己的行為并以此判斷自己的選擇對不對。那么,在我們今日之社會,有沒有一種判斷是非善惡的統一標準呢?
★在當代中國,評價是非善惡的根本標準: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 益,實現最大多數人的需要和利益,推進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教師: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人們的是非善惡觀并不完全相同。同一社會、同一時代,不同的人的是非善惡觀也不完全相同。但每一個社會、每一時代,都有一個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是非 善惡觀念。在當代中國,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最大多數人的需要和利益,推進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是評價是非善惡的根本標準。而道德評價標準又是評價是非善惡標準的重要內容,在我國現階段,它主要通過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現出來。
★道德評價標準是評價是非菩惡標準的重要內容,它主要通過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現出來
教師:(配合多媒體內容講解)社會主義道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
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社會主義道德
倡導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社[來源:學,科,網]
會主義道德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
多媒體動態顯示:
教師:(配合多媒體內容講解)社會主義道德的著力點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那么,它們又有哪些具體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