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2
4.20世紀90年代克林頓政府實施“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經濟政策,取得卓越成效
克林頓政府實施“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經濟政策,主張既反對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對過度的干預?肆诸D政府干預經濟的主要措施:平衡預算,消滅赤字,償還國債;精簡政府機構縮減開支,增加稅收,鼓勵消費,解決財政赤字;大力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投資教育科技、社會保險,大力投資環境保護來解決就業問題;推行積極的對外貿易政策,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促進經濟的發展?肆诸D對經濟的調整,使美國出現了二戰結束以來最長時間的經濟繁榮。
[美國的“新經濟”]
本目主要講了三個問題
1.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現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
第一,美國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的原因?肆诸D政府消滅長期的巨大財政赤字,實現了預算平衡,改變了宏觀經濟的嚴重失衡,促使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良性互動;信息技術的推動。第二,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時期。1991—xx年,長達xx年持續擴張和繁榮。是繼二戰以后50—70年代初的“黃金時期”、80年代連續6年經濟增長之后的第三個新的經濟增長期,創下了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的新記錄。第三,美國出現新一輪經濟持續擴張和繁榮的表現。①持續保持經濟發展的高增長率;②通貨膨脹問題被解決;③巨額財政赤字消失,出現了50年代以來首次巨大的財政盈余;④失業率降到30年來的最低;⑤美國企業利潤大增,市場繁榮,出口猛增,股市繁榮。
2.20世紀90年代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經濟發展出現新特點
第一,“新”在較長時期經濟持續繁榮高速發展;第二,“新”在沖破了凱恩斯主義“低通貨膨脹和低失業率不會同時出現”的理論,低通貨膨脹和低失業率同時出現,基本實現零通脹下的充分就業;第三,“新”在經濟運行機制發生深刻變化:用技術創新,用供應來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來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經濟增長伴隨低通貨膨脹和低失業率,打破了經濟增長、失業率和通貨膨脹連動的關系。
3.美國“新經濟”的本質
第一,美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沒有改變,壟斷資本在國家中占支配地位,國家政權為壟斷資本利益服務。第二,美國社會兩極分化日益嚴重,財富日益集中在少數人手里。第三,美國“新經濟”沒有背離資本主義經濟周期性循環的規律,xx年又進入新一輪經濟衰退期。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
1.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達的原因及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的新特點。
2.二戰后美國不斷調整的經濟政策及歷屆政府干預經濟的措施。
難點:
1.理解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等經濟理論
2.美國“新經濟”時代經濟運行機制的深刻變化。
(三)問題解答
[學習質疑]
1.如何理解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答案提示:略。(見前述有關內容)
2.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的發展出現哪些新特點?
答案提示:新特點有:①“新”在較長時期經濟持續繁榮高速發展;②“新”在低通貨膨脹和低失業率同時出現,基本實現零通脹下的充分就業;③“新”在經濟運行機制發生深刻變化:打破了經濟增長、失業率和通貨膨脹連動的關系。
[想一想] 上面表中的數字說明了什么? (材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