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新政與當代資本主義2
2.美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是:壟斷資本家。
3.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美國的財富越來越集中在極少數人的手中給美國社會和經濟發展會帶來的影響,以及給我們的啟示。
(四)教學評價建議
[評價目標]
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及時了解學生參與收集材料、學生間合作討論的情況,注意張揚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發表獨立的獨到的觀點。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也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
[評價方法]
談話法、觀察法、測驗法等,并:把學生的學習成果記錄于學習檔案。
[評價過程]
第一步:課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家庭或圖書館的資源,通過圖書或網絡,查閱收集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相關資料。第二步:導入新課。教師和學生互動,簡要回顧羅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和對美國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并討論二戰中美國的地位及其對美國產生的影響。第三步:教師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巧妙地設計教學情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二戰后初期開始美國在世界經濟中占絕對優勢,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達。20世紀50——60年代聯邦政府運用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干預經濟,推動美國經濟進入“黃金時期”的高速發展,70年代繼續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卻沒能使美國經濟擺脫“滯脹”困境;80年代里根政府運用供給學派和貨幣學派理論干預經濟實現了經濟連續增長;90年代,克林頓政府“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經濟政策,使美國進入經濟持續增長的“新經濟”時代。把握各個歷史時期運用不同的經濟政策干預經濟的情況。第四步:開展教學活動。在收集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歷史事實,就羅斯福新政對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作用進行討論或寫小論文。第五步:總結性評價。了解學生掌握美國在二戰后繼承和發展羅斯福新政的國家干預經濟政策,成功地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促進經濟發展的經濟模式。
[評價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參與收集資料、參與討論、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也注意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的情況,進行激勵性的、總結性的評價。使學生在參與整個教學過程的基礎上,能升華認識“美國國家干預經濟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模式,推動了美國經濟社會的持續高速發喂,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仍然充滿生機和活力”,并進一步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中國應該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培養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斗的社會責任感”。
(五)歷史問題注釋
[曼哈頓計劃]
1942年美國羅斯福總統批準啟動的核研究的龐大工程。計劃取名為“代用材料發展實驗室”,后來根據工程管區的名稱“曼哈頓”取名為“曼哈頓計劃”。“曼哈頓計劃”的最終目標是趕在戰爭結束以前造出原子彈。為了使原子彈研制計劃能夠順利完成,軍事當局建立了聞名于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奧本海默被任命為實驗室主任(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開始時認為只要6名物理學家和1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就足夠了。但1945年時,在“曼哈頓工程區”工作的科學家、科技人員有15萬人之巨。1945年7月15日凌晨5點30分,世界上第—顆原子彈“胖子”試驗成功。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