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
【舉例】瑞典人的“自然”情結
在瑞典,森林是不可隨意砍伐的。在非森林砍伐區內,誰若無端剝損一塊樹皮、折斷一根樹枝、采摘一片樹葉,都將被視為違法行為,而受到處罰。瑞典人特別愛鳥。每年春臨大地,鳥兒產卵的季節,瑞典的大人、小孩便會自覺地不再進入森林,因為他們怕驚動了雌鳥,嚇壞了雛鳥。而每到冬季,大雪紛飛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自覺地在自家門口的屋檐下、院墻上、樹梢上掛上一只專門制作的精致的鳥食庫,里面裝滿食物,讓鳥兒們吃飽過冬。
每年仲夏之際,瑞典人便開始野游了。人們三五成群,走進大自然。當找到一塊舒適的田園山林,他們會馬上搭起帳篷,鋪上地毯,一邊架起燒烤,一邊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致。然而.他們都自覺地不隨意點燃篝火,因為他們從小就知道,每一片綠地都是大自然與人類的瑰寶,若被人為破壞,上帝是不會輕易饒恕的。每次“野游”完畢,他們會把丟棄的垃圾帶走,決不留下半點兒果殼、紙屑,更不會留下諸如塑料袋、易拉罐之類的污染物。
b人口因素——人口具有物質性
社會是人的集合體,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社會物質生產的進行,離不開人口。
【補充資料】我國現階段人口現狀:人口過多、增長速度快、分布不平衡、素質不高。這些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大因素。因此,必須長期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政策,大力發展教育,努力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變人口包袱為人口優勢。
c生產方式――具有物質性
【專家點評】p30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生產力是客觀的物質力量,生產力的實體要素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都是物質的。生產關系是客觀的經濟關系,它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產品的分配關系等等。它們都是物質關系,具有物質性。人們既不能隨意選擇生產力,也不能隨意選擇生產關系。
(3)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的過程(從發展)
這一自然歷史的過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類可以認識和把握這一過程的規律。
【舉例】五大社會形態的發展
4、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總之,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是社會的產物。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二、認識運動 把握規律
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課堂探究】第31頁
a談談你對《易傳》這句話的理解。
b想一想,物質和運動是什么關系?
【探究提示】a大自然是生生不息、變化無窮、永恒運動的。
b物質和運動不可分離,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和變化之中
從機械運動到物理運動、化學運動,從生命運動到社會運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和變化之中。
【舉例】四季更替,晝夜交替;
月球的月相變化:新月、滿月、上弦月、下弦月
【舉例】斗轉星移:
北斧星(5萬年前) 北斗星(如今) 北匙星(5萬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