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
a世界上有沒有絕對靜止的事物?
b有人說,世界上存在著不運動的物質,例如,某些物體從出現的第一天起就沒動過,大雁塔在西安,故宮在北京就是如此。請你分析一下,這句話錯在哪里?
【探究提示】a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事物。
b“不運動的物質”實質上是處于相對靜止狀態,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4)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事物的運動是普遍的、永恒的、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但在物質的絕對運動過程中,又存在相對靜止的狀態。
a靜止的概念
辯證唯物主義所講的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它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
a一是說事物在它發展的一定階段和一定時期,其根本性質沒有發生變化;
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何滅亡的過程。但在產生之后、滅亡之前其基本性質保持不變,這種性質的穩定性就是靜止。
【舉例】人從呱呱落地到死亡之前性別的確定。
水在0度-100度之間液態性質不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至今,人民當家作主、實行公有制為主體、按勞分配為主體的性質一直未變。
食品在保質期內未腐爛變質。
b二是說物體相對于某一參照系來說沒有發生某種運動,或者說物體在一定條件和范圍內沒有進行某種特殊的運動。
【學生舉例】汽車上的座位相對于汽車本身,沒有發生位置移動。
自然界中的建筑物位置保持相對不變。
【舉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法國飛行員正在高空飛行,忽然發現臉旁有一個小東西在游動,他以為是只小昆蟲,就順手抓過去,誰知一看竟是一顆子彈。原來這顆子彈飛上高空以后,速度變慢,正好和飛機速度、方向一致。于是飛行員和子彈的運動均不能顯現出來,而處在相對靜止狀態。
【舉例】既經濟又沒有絲毫困憊痛苦的旅行方法
法國巴黎的報紙上曾登過一則廣告,上面寫道:“每個人只要花25生丁(i00生丁等于1法郎)就可以得到既經濟又沒有絲毫困憊痛苦的旅行方法。”有個人按照廣告刊登的地址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一封回信:“先生,請你安靜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請牢記:我們的地球是在旋轉著的。在巴黎的緯度一一49度上,您每晝夜要跑數萬公里。假如你喜歡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請打開窗簾,盡情地欣賞星空的美麗吧!”在這則廣告語中,安靜地躺在床上,就只能是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可是廣告者卻以地球在旋轉為由,把這種相對靜止說成是乘坐地球在旅行、在運動,這是以事物的絕對運動來否認事物的相對靜止狀態,是荒謬絕倫的,是一種狡辯。
事物的靜止狀態并不是絕對的靜止,不是根本不動,而是事物在一定條件下暫時處于一種不顯著的變動狀態,是靜中有動。
b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第一: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和永恒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暫時的。
第二: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舉例】人(一生的變化;教室內)、地球、建筑物;
【舉例】《閃閃的紅星》-“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中,竹排的運動以青山為參照物,靜止以江水為參照物;青山的運動以竹排為參照物,靜止以地球為參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