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專題復習
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利用自然
.⑦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實現和諧發展。
⑧正確處理各種人與人的利益關系以更好的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
典型例題
例1(08全國卷ⅰ)XX年1月中下旬,我國南方10多個省區持續降雪.出現低溫冰凍的極端天氣現象,造成嚴重的災害,給人民生活、生產帶來極大災難和損失。有專家指出,極端天氣如果發生在遠古或者發生在人煙稀少的地區,就不會構成如此嚴重的災難。之所以造成如此嚴重災害,和時值“春運”、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展較快地區以度防災準備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關系。鑒于此,我國政府提出,越是經濟發展越要高度重視防范災害的工作。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極端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這表明①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不斷發展使人與自然的矛盾也隨之深化和發展 ②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實踐不斷發展使人與自然的矛盾越來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類社會的發展使人類與自然界的聯系越來越多樣化和復雜化 ④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使人類超越自然而逐漸成為自然界的主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例2、(08四川卷)XX年是塑料誕生一百周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制造出諸如醋酸纖維、聚苯乙烯、合成橡膠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數量已達百萬種。這一情況說明
a.人類產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與發展依賴于人的意識
b.人們有意識地創造人工自然物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然物的規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脫離天然物而存在
d.人類通過實踐可以改變自然物的具體形態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例3(06政治江蘇卷)26.人們能夠創造出自然界里本來沒有的東西,如計算機、電冰箱、宇宙飛船等。這表明
a.人們能夠創造自然物 b.人們能夠改變自然物的具體形態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觀性 d.人們已經全面把握自然規律
例4材料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發展面臨一系列新問題,如南北差距繼續擴大、世界人口劇增、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等。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對世界環境和發展中國家的關鍵問題進行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專題報告。系統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和基本綱領,并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材料二:就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論斷:恩格斯說:“我們對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馬克思說:“我們這個世界面臨的兩大變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