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教案
探究活動4(教材第69頁):“生活中和自己聯系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親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發生矛盾最多的人,這是為什么?”
此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結合親身經歷談談生活中的感受,是不是自己不認識的同學、與自己沒有聯系的同學沒有矛盾或矛盾很少:也可以結合聯系的觀點來談,這樣能夠進一步加深對矛盾概念以及辯證法之間的內在聯系的理解。
探究活動5(教材第69頁):“每一事物中都存在著矛盾,你能舉出實例嗎?你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過哪些矛盾?”
這樣的問題都是很貼近學生生活的。在組織學生討論問題時,要從生活中尋找緊密聯系學生實際的實例。但需要教師教給學生一個分析問題的思路,調動學生的思維,從多角度去考慮。對待前一個問題,主要讓學生從幾個方面去分析,如生活、學習、交往中是不是存在矛盾?自然界、人類社會的發展、人的思維領域中是不是都存在著矛盾?當然,最主要的是把握住矛盾的概念,懂得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觀點。
探究活動6(教材第70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等,都體現了針對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辦法,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成語?”
作為高中學生都會積累一些類似這樣的成語。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去收集包含有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成語或俗語,然后分析討論這些成語或俗語所包含的哲理,體會矛盾特殊性的含義,以及對我們學習、工作的重要意義。
探究活動7(教材第71頁):“你能否找出實際生活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之間相互轉化的例子?”
這一探究活動要求學生從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找例子。由于學生平時不夠關注,沒有思路,教師可以先示范,舉出一兩個例子,以啟發學生去思考,使學生弄明白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為什么可以轉化、轉化需要什么樣的條件。通過這一探究活動,更加深對所學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關系原理的理解。
探究活動8(教材第72頁):“結合生活事例,談談你在面對復雜事物時是如何分析和解決矛盾的?”
這一探究活動是在學生還不了解主次矛盾的原理時,讓他們回憶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面對許多矛盾時是如何解決的經歷。比如,每天面對很多作業,先做哪門課作業后做哪門作業,你是如何考慮的?在學校面對學習、體育運動和社會工作,你是怎么安排的?
196
在生活中,你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是怎樣解決的?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弄清主次矛盾的原理,學會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問題。
探究活動9(教材第73頁):“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分析具體問題的?”
這一探究活動,強調的是“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運用分析法分析具體問題的,要緊緊圍繞學生這一中心,首先強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非常重要,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引導學生主動運用這種分析方法分析看待自己,分析看待社會。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還可以讓學生撰寫小論文,寫出自己運用這種分析方法分析了哪些具體問題,有哪些感受。通過這一探究活動,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掌握這一分析問題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