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教案
矛盾的統一性或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同一是一種聯系,但不是任何聯系都可以稱作矛盾的同一性。只有處在統一體中的對立面雙方之間的聯系,才具有辯證同一的性質。.關于矛盾的同一性,有許多術語來表達,如統一性、一致性、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相互聯結、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相互合作等,這些都是從不同的側面來揭示矛盾同一性內容的。同時,也說明同一性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無論表現為何種具體形式,矛盾的同一性都包含著兩重含義。
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性,即矛盾的一方必須以另一方的存在作為自己的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離開其中一方,他方就不能存在。例如,沒有紀律,就沒有自由;沒有正確,無所謂錯誤;沒有先進,無所謂落后;沒有戰爭,無所謂和平;等等,正是這些相互對立的雙方,依據一定條件相互依存,組成一個統一體,構成一個具有確定性質的事物。
二是矛盾雙方不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例如,化合中包含著分解,分解中包含著化合;遺傳中包含著變異,變異中包含著遺傳;工業中包含著農業提供的糧食、原料等,農業中包含著工業提供的機械、化肥等。矛盾雙方之間存在著由此達彼的橋梁,存在著相互轉化的趨勢。例如,電轉化為磁,磁轉化為電;生轉化為死,死轉化為生;國民經濟平衡轉化為不平衡,不平衡轉化為平衡;等等。這種向自己對立面轉化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沒有一定的條件就不能實現轉化。這深刻體現了對立面之間的內在的統一性。
矛盾的對立性或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著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關于矛盾的斗爭性,有多種表現形式,也有多種術語表達,如排斥、區別、差異、不同等都是對立,矛盾的斗爭性是一個具有廣泛含義的哲學范疇。
哲學上所說的“斗爭性”與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僅僅是矛盾斗爭性的一種具體形式。哲學上所說的“斗爭性”,包括一切差異和對立,機械運動中的吸引和排斥,物理運動中的陰電和陽電,化學運動中的分解與化合,社會生活中的階級壓迫和階級斗爭,人民內部不同利益和意見的分歧,思想領域中正確觀點和錯誤觀點的對立等,都是矛盾斗爭性的不同形式。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斗爭,都是關于矛盾斗爭性的差別問題,而不是矛盾斗爭性的有無問題。凡是矛盾,必有斗爭,否則,就不成其為對立面,就不成其為矛盾了。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關系。
同一性與斗爭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它們的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區別表現在,矛盾的同二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
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對性是指它的有條件性。任何矛盾雙方,無論相互依存、相互包含,還是相互轉化,都需要一定的條件。沒有一定的條件,對立雙方既不能相互依存,也不能相互轉化。矛盾的同一性總是受著一定條件的制約,它不能改變所賴以存在的條件,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