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5)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最高價值標準
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工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我們想事情、做工作得有一個根本的衡量尺度,這就是——人民擁不擁護,人民贊不贊成,人民高不高興,人民答不答應。我們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利益作為最高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yè)、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正確性。②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當個人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的立場上進行選擇。③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當個人利益與他人的利益發(fā)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④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
(6)黨的基本路線是現階段衡量我國人民價值觀正確與否的重要標準。
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最高的價值觀。②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規(guī)律,集中體現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它同時成為現階段衡量我國人民價值觀正確與否的重要標準。 ③“三個有利于”是衡量我們思想和行為的價值標準。“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斷我國改革開放和各項工作的標準。
3、價值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
(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chuàng)造價值。人只有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價值;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越大,自身的價值也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強。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2)在個人和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第一,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實現人生價值的客觀條件);第二,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第三,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fā)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第四,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真題再現】
1、(09北京34)為引導高校畢業(yè)生到西部去,共青團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門組織實施了“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根據西部建設和發(fā)展需要設置服務崗位;給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補貼,并在服務期滿時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優(yōu)惠政策和切實有效的就業(yè)服務。這一計劃的設計所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統一 ②實現人生價值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③在社會實踐中改造主觀世界 ④個人理想應該與社會需要相結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