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解析: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的導向作用是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在人生領域的具體體現,故c項4、解析:本題考查當個人利益、集體利益、社會利益三者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取舍。①表述顯然是錯誤的,③表述也是錯誤的,正確的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才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答案選c。
5、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價值觀導向作用和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例1題b項錯誤,夸大社會意識的作用,a、c與題干不符,故選d項。
6、解析:例2題③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是意義。①②④從不同角度回答了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故選a項。
7、答案c
解析: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故①正確。個性不應表現為人的怪異和陋習,而應表現于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故③正確、④錯誤。②顯然錯誤。故應選c。8、解析:本題以改革30年的成果為背景材料,考查改革根本目的這一理解要求的考點,根據課本答案應該為②④組合,所以選c。
9、答案:a
解析: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和實現的過程也就是人生價值不斷得以實現的過程,故a項正確。b項不符合題意,c、d項說法都不準確。10、c 11、d
12解析:解答本題要抓住政府職能和人生價值如何實現。
答案(1)①政府要積極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職能,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崗位,增加群眾收入。②政府要積極實施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③政府要積極實施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職能,不能提供勞動者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2)①價值觀對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對于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大學生如果能夠轉變就業觀念有利于解決就業問題。②大學生要實現人生價值除了要轉變就業觀念外,還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還要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還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揚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
13、解析:解答本題要注意全面把握設問的要求,對材料進行逐層分析。
答案(1)①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當我們戰勝了重重困難,那么這些困難就是我們和國家的一大筆財富,多難則興邦。反之則亡國。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進,這是一切事物的發展途徑。多難興邦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對戰勝災難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信心。
(2)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沒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社會普遍認識到,世界上沒有絕對美好的東西,人都會有優點和缺點。80后身上的美更應該得到褒揚,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才會有更美好的明天。人無完人,為了每一代人的成長和發展,我們應該全面和寬容理解、認識社會中的每一個群體。
②聯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其中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天災人禍,以及得到國人、家人及社會人士的幫助,這些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和人生經歷,我們要學會關注周圍,學會關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