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③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有條件的。社會和他人對我們的幫助多種多樣、有大有小。盡管有的幫助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感覺到,那是我們成長的重要條件。我們應常懷感恩之心。
(3)①人的價值體現在奉獻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愛家人,愛朋友,愛祖國,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地震后80后的年輕人不計個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難之中的行為,贏得了社會對這個群體的尊重,從而也實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
②人的價值,必須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在災難面前涌現的無私奉獻、熱心助人使社會對他們的評價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為難之際他們考慮的是他人的危難,難能可貴,體現了人間的大愛真情。
③實現人生的價值,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發展自己的才能、提高個人素質;還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正確價值觀的指引。80后在地震后的表現和所付出的給社會很多的感動,教會了80后活著的珍貴,活著的幸福,健康是財富。
【單元測試】
1、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辨證關系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政策屬于社會意識,消費行為和投資流向是社會存在,政策調節消費引導投資的過程,就是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過程,故d項正確。c項觀點與題意相反應排除;a、b項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問題,題干中沒有體現,均舍去。
2、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理想相關知識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理想國》、烏托邦、《大同書》中的觀點,都屬于不切實際的空想,是不科學的,故a、d觀點理解錯誤;材料中的觀點雖然不科學,但在當時條件下是具有歷史進步性的,不是倒退,c項說法錯誤,b為正確答案。
3、解析: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而不是指導實踐,故④項錯誤,利用排除法,把含有④的c、d項排除;“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吸取我國傳統榮辱觀之精華,聯系當前社會問題”體現出“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①項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
4、b
5、解析:當時的社會沒有坦克。即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
6、d 7、b 8、d 9、b 10、c 11、d 12、d 13、d 14、d 15、b 16、 d 17、d 18、c 19、c 20、d 21、c 22、c 23、b 24、d 25、c
26、(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近年來,網絡中有害信息太多太濫,特別是黃色信息泛濫,加上青少年分辨能力、抵抗能力不強的現實,決定了國家必須采取措施,凈化網絡環境。
(2)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起著阻礙作用。網上的黃色信息,對青少年有巨大的腐蝕作用,會誤導青少年,形成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事關民族的希望,事關國家和社會的未來,所以,必須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