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8、堅持在勞動和奉獻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
⑴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勞動和奉獻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⑵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⑶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②需要
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③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
【要點透析】
1、人生價值
(1)價值的基本含義:哲學范疇的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2)人的價值在于創造。①人的價值的含義:人的價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功能和屬性。②人的價值的體現: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3)對人的價值的評價。對一個人的價值評判主要是看他的貢獻,即看他通過自己的活動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他所屬社會及他人的需要。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么,貢獻了多少。
(4)價值觀的含義及其導向作用 。①含義:它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事物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②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第一,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第二,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重要提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在性質上存在兩種方向,正確的積極的價值觀能夠引領人們邁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道路;錯誤的、消極的價值觀則會把人引向歧途。
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1)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含義:價值判斷是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程度作出的判斷。人們在價值判斷基礎上所作出的價值取向就是價值選擇。
(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因為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人們選擇的價值目標能否實現及實現的程度如何,取決于它是否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所以,要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必由之路。
(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
第一,各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作為社會意識必然會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隨著時空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一定事物的價值以及人們關于它的價值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
第二,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4)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階級性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在階級社會中,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