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價值 學案
⑵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既繼承前人,又突破成規。堅持了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既克服了舊事物中的消極.過時的內容,又保留了舊事物中的積極.合理的因素,實現了對舊事物的揚棄,體現了辯證否定觀的要求。
⑶在中國實踐基礎上創造性地形成的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指導我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這體現了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先導,說明了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
19.這種觀點是片面的。
(1)辯證的否定,既不是簡單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簡單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實質就是“揚棄”。
(2)經濟發展方式是對經濟增長方式的一次否定,它是對過去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和數量的否定。從此意義上講,題中觀點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3)經濟發展方式在對經濟增長方式否定的同時,也有肯定,并不是徹底的否定,因為增長是發展的基礎,經濟發展方式也要講速度和數量,但更突出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更看中各種關系的協調,突出了“好”字當頭的總要求。因此,認為是“徹底否定”的觀點是片面的。
(4)以“經濟發展方式”代替“經濟增長方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理論的創新,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第三單元檢測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2.a.3.c4.b5.a 6.a 7.d 8.c 9.c 10.d 11.b 12.b 13.a 14.d
15.b 16.c 17.a 18.a 19.b 20.a 21.b 22.c 23.b 24.d 25.b 26.c
二、非選擇題
27.(1)①物質決定意識的,要求我們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放緩,我國經濟發展需求不足,政府調整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遵循客觀規律為基礎。進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整,解決當前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必須要遵循貨幣流通規律和其它經濟規律。
(2)①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們敢于承認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不平衡的矛盾問題,為此,我國政府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大內需,解決當前的經濟困難。②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和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我國政府根據不同階段經濟發展的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促進經濟的平穩運行。③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要求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我國政府根據經濟變化的情況適時調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發展。④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求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美國次貸危機也影響到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注:考生答出三個觀點即可給滿分)
28.(1)【參考答案】 ①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同,做到了從變化發展的實際出發;②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不同。“國八條”、“國六條”是為了“穩定房價”,新“國十條”等調控新政是為了“遏制房價”。③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房地產市場是不斷變化的,因此不同時期房地產調控政策也應該不同。④矛盾具有特殊性,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去年底以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主要在增加供應,這次政策重心轉移到抑制需求。同時,對住房需求更加細分。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調控新政中的具體運用。⑤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也受到通貨膨脹預期的影響,還有流動性充足,投機者的炒著.....不同時期情況不同,房地產調控政策也應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