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價值 學案
(2)評價標準:
自覺站在歸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
①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因為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②當個人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當個人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當個人的利益與社會、集體和他人沒有沖突時,要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
[例3](浙江卷)下面的漫畫《超常發揮》(作者:蓋桂保)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堅持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認識能力 b.要滿懷必勝信念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
c.要善于通過量的積累去實現事物質的變化 d.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例4] 青年學生素有光榮的愛國傳統,歷來以愛國報國為己任。而在愛國情感的表達上,當代青年具有新的時代特點,他們正用新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無限愛意。
結合材料,運用“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的相關知識,分析當代青年在愛國情感的表達上具有新的時代特點的哲學依據。
[例5](四川卷)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市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隨著城市化進程建設,如何選擇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城市化道路,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某市從XX年開始,立足于大城市帶大農村的實際,圍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價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會公正、城鄉一體”的價值理念,進行了中國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積極探索。
以城鄉一體化為總攬,推進經理、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科學發展;實施“三個集中”;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土地向適度統籌經營集中;通過推進城鄉規劃、城鄉產業發展、城鄉市場體制、城鄉基礎設施、城鄉公共服務、城鄉管理體制等“六個一體化”,形成了城鄉群眾共創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機制。
在7年的探索中,該市城鄉經濟社會連年保持又快又好的發展,XX年社會生產總值達4502.6億元,比上年增加14.7%,城鄉收入差距從XX年的2.66:1縮小到2.62:1,兩萬元社會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均下降20%以上。一幅“青山綠水抱林盤,大城小鎮嵌田園”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1)運用價值觀的知識,分析該市城市化實踐中的價值觀及其作用。
w w_w.k*s*5*u.c o_
(2)從經濟常識角度,說明科學發展觀在該市城市化進程中是如何得到貫徹落實的。(10分)
八、【堅持】在勞動和奉獻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在砥礪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
⑴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勞動和奉獻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根本途徑。
⑵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⑶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①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②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③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