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4、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東北地區應抓住新一輪全球產業結構大整合的機遇,把自己的潛在優勢變為現實優勢,實現振興。
(三)政治學角度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方式是政治領導、組織領導和思想領導。黨中央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問題戰略決策,體現了黨對國家的政治領導。
2、發展是黨的第一要務,要堅持與時俱進。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突出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要求,體現了發展是硬道理,說明了我們黨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要務的位置上。同時,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是我們黨根據國際、國內的新形勢新情況作出的戰略舉措,體現了我們黨堅持與時俱進。
3、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中央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就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4、國家行使經濟職能。國家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5、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為了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四)地理角度
1、東北的地理位置
2、黑土地生產春小麥、玉米、大豆、甜菜,農業生產一年一熟。東北是主要的商品糧基地。
3、煤、石油、鐵、森林,主要煤田、油田、鐵礦的分布。
4、東北是重要的老重工業基地之一,主要工業中心有鞍山鐵礦、本溪鐵礦、沈陽機械、大連化工和船舶、長春汽車哈爾濱機電。
5、工業結構調整
(五)歷史角度
日本發動遼東之戰、旅順大屠殺;甲午戰爭;張學良發動“東北易幟”;“九•一八”事變;楊靖宇等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遼沈戰役;“一五”計劃期間,初步建立工業化的基礎;大慶油田。
二、“振興東北”的戰略已經進入實質性的實施階段
[熱點聚焦]
(一) 現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首批
的一百個項目已經獲得批準,總投資額110億元,
這標志著中國“振興東北”的戰略已經進入實質性的
實施階段。
(二) 在確立東北振興的原則時,中央政府強
調,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國家給予必要扶持,這表
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要充分發揮廣大企業和干部
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國家投巨資振興東北的意義:振興東北老
工業基地既是東北等地自身改革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
實現國家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有利于促
進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增強國民經濟的活力和
發展后勁,有利于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有利
于提高我國產業和企業的國際競爭。
[與教材結合點分析]
(一) 經濟學角度
1、國家運用經濟手段加強宏觀調控。國家通過財政支出扶持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2、國家通過對財政收支數量、方向的控制,有利于實現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平衡及結構的優化,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國家為東北投資110億元,由此促進東北地區的振興,優化區域結構,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二) 哲學角度
1.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振興東北有利于促進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有利于增強國民經濟的活力和發展后勁,有利于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有利于提高我國產業和企業的國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