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4.要堅持內因與外因相結合的觀點。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因此,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本地區廣大干部群眾自力更生、努力奮斗,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發揮本地區的資源優勢;還需要國家各項政策和財政支持,需要東部地區在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援。
5.主、次矛盾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要集中力量解決好主要矛盾,善于抓重點問題。西部大開發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當前應當集中力量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科技教育等幾件事關西部地區經濟開發大局的重點工作。
(三)政治學角度
1.國家行使管理經濟、搞好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調整經濟結構,退耕還林等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國家行使上述兩大職能的具體體現。
2.我國國家機構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依法治國的原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戰略,加快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這體現了我國國家機構組織和活動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3.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我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組織,其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西部開發,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勢頭良好,廣大干部群眾獲得了實際利益。這是黨的性質、宗旨的實際體現。
4.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西部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比較集中的地區,又地處邊疆,這一戰略的實施,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有利于鞏固邊防,維護民族團結;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提高國家的綜合國力。
四、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與西部大開發——東西互動的兩個輪子
[熱點聚焦]
戰 略
區 別 振興東北 開發西部
發展模式 關鍵在于“轉型” 主要表現為“開發”
現階段目標 致 富 脫 貧
(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與西部大開發戰略是東西互動的兩個輪子,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二)東北老工業基地是原有計劃體制統治時間最長、貫徹最為徹底的地區,從而使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振興和“轉型”充滿著更為嚴峻的考驗。中國的制造業早已南移,顯然,只靠中央“給錢、給政策”,靠“新瓶裝舊酒”,東北想走出新型工業化之路是不現實的。與沿海城市群相比,東北的落后不是條件的落后,而是體制和思想觀念的落后。因此,要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路子。
(三)中國經濟的發展趨勢也為東北的振興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環境。由于住房、汽車等高檔耐用消費品都需要重工業支持,這些產品大舉進入中國家庭也就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由輕轉重”。東北的一些國企近一兩年來已因此水漲船高,開始出現盈利大增的局面。
[與教材結合點分析]
(一)經濟學角度
1.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振興東北、開發西部的最終目標在于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