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會的建立和革命形式的發展
生:(讓一名學生朗讀雙方論戰的三個主要問題)
師:應該指出,革命派在論戰中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如:革命派在駁斥;逝傻母锩鼘⒄兄铝袕姼缮娴挠^點時,天真地認為:中國的革命絕不會引起帝國主義的干涉。他們還奢求帝國主義的支持和贊助。表現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在關于要不要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論戰中,革命派對于;逝商岢龅母锩鼘⒁稹皟葋y”以及誣蔑中國人民的反動言論,沒有進行有力的批判。而且,革命派本身也存在著不信任勞動人民的傾向。因而不可能依靠勞動人民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在關于要不要改變封建土地制度的論戰中,革命派對于保皇派提出的“土地國有”為“奪富予貧”的指責,不但不敢予以有力的回擊,反而進行極力辯解,這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革命派對于封建地主階級的妥協性。
3.論戰的作用
師:這次論戰起了什么作用?(引導學生回憶維新派與頑固派論戰的情況并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生:(回憶、閱讀、回答問題)
師:(視學生的回答情況,強調)前邊講過的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是資產階級思想同封建主義思想的正面交鋒。而這次革命派與保皇派的論戰,從歷史的角度看,實質上是資產階級不同派別關于斗爭方式、斗爭手段和政權形式之爭。通過論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進一步傳播,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來。
三、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
師:19xx年,同盟會成立后,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和插圖:《秋瑾》、《徐錫麟》并將幾次起義的情況列成表格。項目包括:起義名稱、領導人、時間、結果等)
生:(閱讀、按要求列表)
師:(出示自制《同盟會成立后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主要起義形勢》投影地圖或電腦教學軟件,指圖簡介下列幾次起義的情況)
1.萍瀏醴起義
師:萍瀏醴起義是在同盟會影響下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武裝起義。這次起義是由同盟會會員劉道一聯合當地的會黨發動的,參加者達3萬余人。范圍波及湘贛兩省,它擴大了同盟會的政治影響。
生:(閱讀、了解起義情況)
2.浙皖起義和鎮南關起義
師:萍瀏醴起義后不久,各地反清起義迅速掀起高潮。(讓一名學生參照投影地圖簡介兩次起義的情況)
生:(簡介起義情況)
師:(適當補充秋瑾、徐錫麟為革命事業獻身的感人事跡,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黃花崗起義
師:在同盟會成立后的一系列反清起義中,孫中山、黃興領導的廣州黃花崗起義影響最大。(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和插圖:《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碑亭》)
生:(閱讀、歸納起義概況)
師:廣州黃花崗起義是同盟會領導和影響下的諸次起義中準備最為充分的一次。孫中山吸取了以往起義失敗的教訓,在起義前作了認真的準備工作。早在19xx年,他就約集趙聲、黃興等在檳榔嶼(今馬來西亞)開會,制定起義計劃;并親赴歐、美各國在華僑中募款,支援起義;同盟會還在香港成立了“統籌會”,作為起義的領導機關;在廣州還設立了30多個秘密據點;在起義前,同盟會還組織了“敢死隊”,作為起義的中堅力量。如此充分的準備,其結果竟慘遭失敗,其原因何在?
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師:(歸納學生的發言)黃花崗起義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同盟會領導上的軟弱,他們始終沒有深入群眾做思想發動工作,對各地分散的群眾斗爭沒有作必要的聯系、組織和配合工作。最終導致起義的失敗。然而,這次起義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孫中山先生對其做了高度評價,稱這次起義與武昌起義具有同等的歷史意義。這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