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
⑴土地分配問題:
分配方式:以戶為單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
【過渡】:從這段資料中不難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據人口,不論男女,以戶為單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據地力,把好壞田搭配著分;三是依據豐荒情況,由荒處遷豐處以賑濟荒處;四是依據年齡,凡十六歲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歲以下就減半。如此細致的規定,真可謂是“平均了”。 太平天國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還平均分配產品。
原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
⑵產品分配問題:
方法: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
【過渡】:通過這些詳盡而細致的規定,太平天國是想使每一個農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財產,建立“四有二無”的理想社會。這是太平天國設計的理想藍圖,這一美好社會能否實現呢?
2、評價:
【設問】:請同學們從《天朝田畝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則和方法入手,并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來思考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其中兩組討論原則,兩組討論方法,兩組討論環境條件)
問題一:在封建社會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什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最大特征是?(土地是私有財產,地主占有廣大土地)
問題二:《天朝田畝制度》在土地分配方面提出的主張對該制度有何影響?(主張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農民階級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愿望)它的積極意義在于?(具有強烈的反封建色彩)
問題三:中國歷史上所爆發的農民起義舉不勝舉,與以往歷次農民起義所提出的口號相比,《天朝田畝制度》意義在于?(是幾千年農民反封思想結晶;是農民階級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綱領。也是使太平天國運動成為中國歷代農民戰爭最高峰的重要標志之一)
【過渡】:從這里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天朝田畝制度》具有鮮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⑴進步性——革命性:是幾千年農民反封思想結晶;是農民階級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綱領。也是使太平天國運動成為中國歷代農民戰爭最高峰的重要標志之一
問題四:《天朝田畝制度》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是怎樣的?它是否代表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
問題五:《天朝田畝制度》中關于勞動產品的分配采取何種方式?它是否能夠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什么?
⑵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體現的是一種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絕對平均主義。(階級局限性)農民是小生產者,他們要實現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小生產決定了他們的覺悟是自私的,平均主義滿足了他們要求土地的愿望,但“從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分配原則,又超越了他們的覺悟,無法調動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是一種無法實現的空想。
《天朝田畝制度》
1953年冬,太平天國制定并頒布了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天朝田畝制度》,提出了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1.中心內容:
關于土地分配: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無處不均勻” 方法:不論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關于產品分配:原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 方法: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國庫
2.目的:
在小農經濟的基礎之上,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3. 核心思想:絕對平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