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圈到細胞》一課的
b、器官和系統
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人的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
課堂上進行資料分析: 《森林之夜》一切都已平靜,那陣陣的松濤,那悅耳的鳥鳴,那深谷下潺潺的溪流,只有夜風時而撩撥我夢的衣衫。
靜夜中的木屋呵,當我走出門外,總有清爽的芬芳撲面而來。那朦朧的星光,那黑乎乎的遠山,那黑乎乎的林木,總是引起我無限的遐想。
山杜鵑,你在黑夜中綻放了嗎?七葉樹、高山榕、女貞子、紅楓樹、山毛櫸、烏桕樹,還有野香蕉、野菠蘿、野荔枝以及野蜂、蝴蝶、山蜻蜓和知了,你們是否也做著小小的夢?我仿佛聽到了一種絲絲的響動,在這寂靜的夜晚,一切都在悄悄地生長嗎?明天早上,讓我們舉起蒲公英的小傘,走上高高的山巔,讓我們親切地問候,你好,大森林!
1) 從這段文章中找出是構成種群的生物,哪些是構成群落?哪些是構成生態系統?
2) 蝴蝶、松樹、細菌它們的構成生命系統的層次相同嗎?若不同,區別在哪里?
3) 在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中能完整地表現出生命活動的最小的層次是哪一個?
布置作業:
讓學生用優美的語言描述一片海洋.一片森林,一片草地,讓后讓同學提出問題,在這里有種群的是,群落的是,生態系統的是?
附:學生的作業
池塘生態系統
池塘草叢
綠衣使者
除蟲益農
都知是青蛙
分析知識大
舌頭一揮出
害蟲食用了
一步步消化掉
系統指揮著
指揮器官
分配營養
營養誰接收
組織進行著
一個個分下去
送給細胞的
細胞吸收了,
成為個體了
同種個體
聚集為種群
種群集合為群落
群落加環境為生態系統
層層相連
熱愛地球村
保護生物圈
【教學反思】
新課改要求教師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這就要求老師本節教學除完成知識上的教學目標之外,還具有熟悉學生,了解學生,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本節教材涉及較多的初中知識,同時,由于時間相隔較長而容易遺忘,因此,基于此,我在教學時盡量做到以下三點。一是盡量幫助學生回憶初中所學的知識,對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和拓展。二是不要僅僅拘泥于具體的知識,還應該引導學生從系統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以及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三是要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及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和教學策略,并注意教師列舉的事例應盡量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熱點相聯系,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另外學生對病毒的結構、種群的知識掌握的不好。一節課講完所有知識課時比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