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的成分
方案設計:指導并啟發學生設計較準確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及活動方案
引導學生討論應解決的問題:
①實驗前怎樣準確測定圖2-3丁中廣口瓶內空氣的體積?
②實驗后怎樣準確測定圖2-3丁中進入廣口瓶中水的體積(即氧氣的體積)?
實驗探究:指導學生分組進行實驗:甲組選用紅磷、乙組選用木炭進行實驗,并作好數據處理。
學生經討論后提出對應的方案:
①將水注入廣口瓶至圖中b處,再全部倒入到500ml量筒中;
②將進入廣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 ml量筒中。
學生再進行實驗測定。
學生將實驗過程中獲得的數據填入表中。
掀起高潮,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操作、數據處理等綜合能力。
現象與解釋:針對甲組實驗基本成功,而乙組實驗完全失。械乃旧蠜]有進入廣口瓶中),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乙組實驗失敗的原因
在學生討論遇到困難時老師提示:木炭燃燒時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
結論與反思:上述實驗中,廣口瓶中的固體應選擇什么樣的可燃物?
總結與交流:引導學生對利用上述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時的注意事項進行交流與總結:①裝置氣密性要良好;②實驗應選用反應后不生成氣體的物質(如紅磷);③紅磷要稍過量,以耗盡廣口瓶中的氧氣;④應等裝置冷卻到室溫后再打開止水夾。等等。
學生討論,總結出乙組失敗的原因:木炭燃燒后生成的是氣體,使得廣口瓶中的氣體沒有減少,壓強沒有降低,燒杯中的水就不會進入廣口瓶中。
學生作出結論:不能用燃燒后產生氣體的可燃物。學生交流實驗心得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小結】
①空氣不是單一成分的物質;
②空氣中有1/5體積的氧氣,剩余氣體不支持燃燒;
③空氣的組成(強調體積分數)。
學生閱讀教材:空氣成分氮氣 78%
氧氣 21%
稀有氣體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0.03%。
增強記憶。
【總結】
1.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實驗及注意事項;2.空氣的組成。
回憶實驗,歸納結論。 了解重點知識及學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