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學設計5
3.情感目標:
〈1〉學習唐雎那種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布衣精神。
二.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1.了解〈戰國策〉和時代背景。
2.聽錄音,或教師范讀,然后學生熟讀課文。
3.組織學生參看注釋,逐種鵓涫柰ǹ撾摹?/span>
4.通過提問或作業形式來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課文中的第三段列舉了歷史上三位勇士的故事的語句,學生可能不容易理解,教師可適當作些講解。
5.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1.講評學生的作業。
2.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兩遍,便于分析課文。
3.要求學生理清課文結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4.要求組織學生分析唐雎這個人物形象,可以從語言、動作等方面加以分析。若有時間,還可分析一下秦王這個人物。
23.隆中對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陳壽與《三國志》。
(2)要求學生會讀下列字:樂毅 詣 蹶 沔 沃 胄 恤 戎 簞。
(3)掌握下列文言詞語:躬 器 就 致 顧 詣 屏 猖獗 挾 殆 將 則 信 然 用
(4)掌握課文中富有生命力的短語:智術淺短 度德量力 思賢若渴 民殷國富 簞食壺漿
2.能力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逐字逐句疏通課文。
(3)要求學生學會分析諸葛亮獻給劉備的對策以及這一對策所持的根據。
3.情感目標:
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歷史人物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二.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1.了解陳壽與《三國志》,了解時代背景。
2. 聽錄音,學生朗讀課文,至少讀兩遍。
3. 組織學生根據課文注釋疏通課文。若學生有疑難問題,教師可幫助解決,以真正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4.為了檢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的字詞句,教師可當場提問,或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1.進一步檢查學生掌握字詞句的情況。
2.組織學生朗讀課文,尤其是課文第四段要重點朗讀,以便學生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
3.教師可設計如下問題:
(1)諸葛亮獻給劉備的對策是什么?
(2) 用這個對策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
(3) 諸葛亮做出這一對策有什么根據?
(4) 從而可見諸葛亮是怎樣一個人。
4學生在討論時,教師要注意引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出師表》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表”這種文體。
(2)會下列字:殂 陟 裨 行 猥 夙 攮 咨 諏
(3)掌握下列文言詞:誠 秋 殊遇 恢弘 陟罰臧否 平明之理 簡拔 是以 開張圣聽 妄自菲薄 引喻失義 作奸犯科 裨補闕漏 卑鄙 三顧茅廬 親 遠 斟酌損益 察納雅言 涕 零
2.能力目標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逐字逐句理解課文。
(3)會分析課文的行文思路。
3.體會諸葛亮對蜀漢的忠心和興復漢室的決心。
二.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
1. 了解“表”這種文體。
2. 聽錄音,學生朗讀課文。
3. 學生疏通文字,重點要掌握目標中列舉的文言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