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政治全冊學案及答案2
(1)材料一、材料二 、 材料三各反映了我國存在什么問題?
(2)材料一、二、三存在的問題之間有何聯系?
(3)面對三個材料所存在的問題,談談我們國家應怎么做?
(4)面對材料二三所存在的問題,我們青少年學應怎么做?
15.奧運會期間出現降雨的概率為37%,平均3天就會出現一次降雨過程。如何充分利用雨季帶來的大量雨水資源,在保證奧運期間場館和景觀用水的同時,實現環保節水?國家體育場“鳥巢”的應用世界級水處理技術將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鳥巢”背后有一個規模龐大的世界級雨洪綜合利用系統,系統的雨水收集面積達22公頃,年回收利用總量約6.7萬立方米。由經凈化處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場館綠化、賽場用水和汽車清洗等,可確保“鳥巢”70%的用水來自于回用水,其中23%則由雨洪綜合利用工程提供。“鳥巢”雨洪綜合利用工程的核心凈化技術應用了美國ge公司的納濾膜技術,凝聚了當前全球水處理科技領域的最高成就,彰顯北京奧運‘綠色’與‘科技’理念的完美結合。
(1)“鳥巢”的雨洪綜合利用系統地應用體現了國家的哪些基本國策與發展策略?
(2)這為我們的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啟示?
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
【目標要求】
新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幫助學生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科教興國戰略”“注重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創新能力,認真履行義務教育的義務”。本課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體會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樹立熱愛科學、勤奮學習的觀念,努力使自己成為祖國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重點)
(2)能力目標:
使學生形成辯證思維的能力,能運用辯證的觀點來分析我國科技、教育發展現狀。培養學生對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教育、科技方面的成就;理解教育是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理解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現實意義;知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根本任務。
【預習導學】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1)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第一生產力。
(2)我國加快發展科學技術的必要性
2.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1)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原因
(2)發展教育事業的意義:
3.科教興國
(1)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
(2)為什么說推進科教興國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
【問題探究】
第一環節:情景導入 感受教育科技成就
“嫦娥奔月”的故事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這其中包含著人們的美好愿望和夢想。而如今,這種夢想終于變成現實。 為創設情境,播放視頻《嫦娥一號發射》。
然后進一步提問,你還知道我國的哪些科技成果?同時出示一組圖片,向學生展示。并提出問題:這些照片都涉及到哪些領域?對此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給學生以強烈的震撼,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直接導入正題,明確主要內容,簡單明快。且突出中國科技成就感動中國、震撼世界。
為讓學生更真切的體會到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課前讓學生調查自已家的三代人受教育的情況(學校的面貌、受教育年限、教育設施等),在課堂上向大家表述,在對比中反映出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再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中我國教育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