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與責任同在
(三)第二個活動:責任的含義
1、將學生分成3小組,每個小組在家庭、學校、社會各領域當中選擇一個,探討在這個領域中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填寫在表格中。
2、將小組討論的結果在全班進行交流,交流方式選擇一個領域,女生說應該做的,男生說不應該做的。
這時候老師在討論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適當的時候可以進行舉例,最后進行總結責任的含義。再反問學生:不同身份的人他的責任相不相同呢,學生一般會答不相同,直接過渡到
(四)第三個活動:地震問題
1、先讓學生閱讀材料,然后找出材料中出現了哪些人物,讓學生說說他所知道的東南亞海嘯
2、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人物分別承擔了哪些責任?學生會結合材料進行回答,在回答的基礎上進行,老師總結:人們因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通過這個問題向學生提一個提問:責任來源于那幾個方面呢,從而過渡到下面的活動
(五)第四個活動:責任的幾種來源問題
1、這時老師先舉幾個例子以幫助學生了解責任的幾種主要來源,最后讓
2、學生獨立思考并回答活動后面的四個問題,然后在全班交流。緊接著讓學生回答自己的一生將要扮演那些角色,然后開展
(六)第五個活動:生活中的角色
首先每位同學準備五張紙,在紙上寫下自己現在所扮演的五個主要角色
其次將全班分成前后5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依次說出五個角色應承擔的責任
最后按照課本活動步驟各小組依次進行后面的三個內容
小組活動結束后,全班交流活動后面的6個問題,請部分同學談自己的感受
最后老師總結: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㈦板書
我的角色我的責任 責任的含義
責任的來源
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
㈧反思和建議
⑴老師要注意的是:在學生討論當中要營造,坦誠,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圍,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心里話,同時要求其他同學在聽到別人的心里話時不能嘲笑,更不能在課后傳播。
⑵討論的內容比較多,如何把握請學生回答的次數,以及時間的安排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