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課 兩漢時期的對外交流 導學案
a. 長安 b.成都 c.洛陽 d. 西域都護府
2.“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開通“絲綢之路”功勞最大的是( )
a.張騫 b.衛青 c.班超 d.甘英
3.“絲綢之路”是西漢王朝和外界陸上貿易的一條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
主要是因為 ( )
a.漢朝向外輸出的最重要的物資是絲綢,影響深遠,該名稱準確生動
b.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
c.絲綢的名字優美動聽,人們便于記憶
d.張騫通西域后絲綢的西運,故命此名
4.漢朝時期,中國同西方的陸上貿易通道稱為“絲綢之路”,其路線是 ( )
a.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亞——歐洲
b.長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亞——歐洲
c.長安——今新疆——西亞——河西走廊——歐洲
d.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歐洲——西亞
5.中國與日本交往有了文字記載,始于 ( )
a.周朝時 b.秦朝時 c.西漢時 d.東漢時
6. 在日本的博物館里,保存著一枚“漢委奴國王”金印,被作為中日友好交往的
歷史見證物。這枚金印是漢朝哪位皇帝贈給日本的? (。
a.漢高祖 b.漢武帝 c.漢光武帝 d.漢景帝
7.下列被東漢官員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