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參入生物圈中的水循環教案
緊接著學生又會由此提出疑問:“為什么保衛細胞的形狀的變化與水分的多少有關?會不會是保衛細胞的結構有些特殊的地方?”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蠶豆葉下表皮的永久裝片,物像非常清晰,保衛細胞靠近氣孔腔一側的細胞壁厚,相對的另一側細胞壁薄,于是學生自己得出了答案“保衛細胞與其他細胞不同:它們的細胞壁厚薄不均勻,靠氣孔腔的外壁厚,不易伸展;背氣孔腔的內壁薄,較易伸展。細胞吸水膨脹時,內壁伸展拉長,牽動外壁向內凹陷,使氣孔張開。當細胞失水收縮時,內外壁都拉直,使氣孔閉合。因此可以控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進出葉片。”
學生按課本要求畫圖,在鍛煉了學生的繪圖技能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氣孔的構成以及保衛細胞的調節作用。
通過上述的一系列實驗探究,大家共同得出:植物由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汽的形式通過葉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這就是植物的蒸騰作用。整個的探究過程由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發展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利用問題:“植物吸水量的99%都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掉了,這是不是一種浪費呢?為什么?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蒸騰作用對植物本身的意義及對生物圈的意義,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綠色植物如何通過蒸騰作用促進生物圈的水循環的興趣。
3、探究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 促進生物圈水循環的意義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為什么植物體內水卻是往高處流的?動力是什么?為什么在炎熱的夏季,樹林里的空氣涼爽濕潤,而操場或馬路上的空氣就顯得燥熱呢?”請各組同學根據以上的問題討論并選舉代表發言,相互補充總結概括出植物蒸騰作用對植物自身的意義:蒸騰作用可以促使水分的吸收和運輸,促進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降低植物葉片表面的溫度,避免強烈的陽光灼傷植物。
觀察圖3-25生物圈的水循環,請同學描述生物圈水循環的過程,師生共同構建水循環的圖表。
盡管植物的蒸騰作用在生物圈水循環中所占的比例雖然不多,但它的作用卻很重大。
在教師的引導下,各組同學根據課前親手測量的林地和裸地空氣濕度的對比資料,發表自己的意見,分析講解綠色植物在水循環中的作用,同時互相補充,最終認識到:
①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
②綠色植物穩定了水循環。 課后小結: 引導同學回顧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理清思路:葉片的基本結構→氣孔的構成→氣孔的開閉控制蒸騰作用的強弱→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的意義→保護森林的情感意識。